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控制理论 | 第16页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19页 |
3 万福生科公司 IPO 的起因分析 | 第19-23页 |
3.1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 第19-21页 |
3.2 万福生科公司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 | 第21-23页 |
4 万福生科公司 IPO 中审计监管机制存在的漏洞分析 | 第23-33页 |
4.1 审计鉴证行为不严谨 | 第23-31页 |
4.1.1 在建工程的审计 | 第25-28页 |
4.1.2 营业收入的审计 | 第28-31页 |
4.2 IPO 审计处罚机制不合理 | 第31-33页 |
5 完善公司 IPO 中审计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33-38页 |
5.1 建立公司 IPO 中事务所的选择机制 | 第33-34页 |
5.1.1 设定公司 IPO 中事务所的资质 | 第33页 |
5.1.2 确立 IPO 中会计师事务所的选取方式 | 第33-34页 |
5.1.3 规范 IPO 中事务所的付费方式 | 第34页 |
5.2 进一步强化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 第34-36页 |
5.2.1 完善审计鉴证过程 | 第34-35页 |
5.2.2 加强日常监管 | 第35-36页 |
5.3 完善 IPO 审计处罚机制 | 第36-38页 |
5.3.1 引入先行赔付机制 | 第36-37页 |
5.3.2 加大处罚力度 | 第37-38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38-3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8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