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混合料水分检测与控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烧结混合料水分检测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可行性分析 | 第13-14页 |
| 1.4 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 第2章 烧结配混工艺及水分控制难点分析 | 第17-25页 |
| 2.1 烧结配混过程的工艺分析 | 第17-19页 |
| 2.1.1 配混过程工艺介绍 | 第17-19页 |
| 2.1.2 配混过程的特点 | 第19页 |
| 2.2 水分对烧结生产的影响 | 第19-21页 |
| 2.2.1 烧结混合料水分的作用 | 第19-21页 |
| 2.2.2 烧结混合料水分和透气性的关系 | 第21页 |
| 2.3 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的难点分析 | 第21-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烧结混合料水分检测的研究与应用 | 第25-35页 |
| 3.1 烧结混合料的水分检测方法综述 | 第25-27页 |
| 3.2 近红外水分仪的应用与研究 | 第27-32页 |
| 3.2.1 近红外水分仪原理及其特点 | 第27-28页 |
| 3.2.2 水分仪的标定 | 第28-30页 |
| 3.2.3 外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解决 | 第30-32页 |
| 3.3 电导水分仪的现场实验与分析 | 第32-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4章 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 | 第35-57页 |
| 4.1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 4.2 系统硬件配置 | 第36-37页 |
| 4.2.1 系统新增检测设备 | 第36-37页 |
| 4.2.2 仪器使用中的改进 | 第37页 |
| 4.3 系统控制回路设计 | 第37-50页 |
| 4.3.1 污泥水流量控制回路 | 第38-41页 |
| 4.3.2 水分控制回路 | 第41-50页 |
| 4.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6页 |
| 4.4.1 污泥水管流量分配辨识模型 | 第51-54页 |
| 4.4.2 污泥实际加水量模型 | 第54-5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7页 |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第57页 |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7-62页 |
| 5.2.1 组态画面设计 | 第58-61页 |
| 5.2.2 调度中主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 5.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 5.4 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 | 第64-65页 |
| 5.5 系统功能介绍 | 第65-66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控制系统调试与应用 | 第67-79页 |
| 6.1 控制系统调试 | 第67-71页 |
| 6.1.1 系统硬件设备调试 | 第67-68页 |
| 6.1.2 系统参数整定 | 第68-70页 |
| 6.1.3 系统故障排除与报警测试 | 第70-71页 |
| 6.1.4 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通讯测试 | 第71页 |
| 6.2 控制系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第71-78页 |
| 6.2.1 污泥水流量自动控制 | 第72-73页 |
| 6.2.2 水分自动控制 | 第73-78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7.1 结论 | 第79页 |
| 7.2 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