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发展历程简述 | 第8-12页 |
1.1.1 第一代(1G)蜂窝通信标准 | 第8-9页 |
1.1.2 第二代(2G 与 2.5G)蜂窝通信标准 | 第9-10页 |
1.1.3 第三代(3G)蜂窝通信标准 | 第10-11页 |
1.1.4 第四代(准 4G 与 4G)蜂窝通信标准 | 第11-12页 |
1.2 MIMO 与空时编码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1.3 通信系统效率问题引出 | 第14-15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17-25页 |
2.1 噪声与干扰 | 第17-20页 |
2.1.1 噪声 | 第18-19页 |
2.1.2 码间干扰 ISI | 第19-20页 |
2.2 无线信道特点与类型 | 第20-24页 |
2.2.1 衰落现象 | 第20-21页 |
2.2.2 无线信道类型划分 | 第21-22页 |
2.2.3 Ricean 衰落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效率与 ISI 对 DBPSK 性能的影响 | 第25-46页 |
3.1 频谱效率与功率效率研究 | 第25-38页 |
3.1.1 无线通信中的频谱效率 | 第25-29页 |
3.1.2 频谱效率与功率效率的互换 | 第29-33页 |
3.1.3 香农信道中频谱效率与信噪比利用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探讨 | 第33-38页 |
3.2 ISI 对 DBPSK 误码率的影响 | 第38-45页 |
3.2.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38-39页 |
3.2.2 研究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3.2.3 ISI 作用下的 DBPSK 误码率公式推导 | 第40-43页 |
3.2.4 仿真验证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MIMO 技术与应用 | 第46-62页 |
4.1 MIMO 技术整体架构 | 第46-51页 |
4.1.1 MIMO 技术简介 | 第46-47页 |
4.1.2 MIMO 系统模型 | 第47-50页 |
4.1.3 MIMO 空分复用技术 | 第50-51页 |
4.2 MIMO 收发两端多天线技术的信道容量 | 第51-57页 |
4.2.1 MIMO 两种发送功率分配方式下的信道容量(一) | 第51-53页 |
4.2.2 MIMO 信道容量仿真分析——等功率分配方式 | 第53-54页 |
4.2.3 MIMO 两种发送功率分配方式下的信道容量(二) | 第54-56页 |
4.2.4 MIMO 信道容量仿真分析——注水分配方式 | 第56-57页 |
4.3 MIMO 技术应用 | 第57-61页 |
4.3.1 通信标准中的 MIMO 技术 | 第57-59页 |
4.3.2 MIMO 应用案例——LTE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MIMO 空时编码技术 | 第62-84页 |
5.1 两个技术指标 | 第62-64页 |
5.1.1 空时码码率 | 第62-63页 |
5.1.2 空时码分集阶数 | 第63-64页 |
5.2 Alamouti 空时码 | 第64-70页 |
5.2.1 编解码原理 | 第64-67页 |
5.2.2 Alamouti 空时码仿真与分析 | 第67-70页 |
5.3 酉空时码 | 第70-77页 |
5.3.1 酉空时码原理 | 第70-72页 |
5.3.2 酉空时码仿真与分析 | 第72-77页 |
5.4 差分酉空时码 | 第77-83页 |
5.4.1 差分酉空时码原理 | 第77-79页 |
5.4.2 DUSTC 酉群星座调制 | 第79-82页 |
5.4.3 差分酉空时码仿真与分析 | 第82-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