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4-40页 |
1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率变异性 | 第14-18页 |
2 情绪、人格与自主神经反应 | 第18-31页 |
3 情绪诱发 | 第31-36页 |
4 问题提出 | 第36-37页 |
5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37-40页 |
第二章 两种诱发情绪方式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情绪体验关系研究 | 第40-67页 |
实验1 恐惧视频诱发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情绪体验 | 第40-5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40-46页 |
2.1 对象 | 第4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2.3 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评定方法 | 第42-46页 |
3 结果 | 第46-53页 |
3.1 视频材料诱发的主观情绪评估 | 第46页 |
3.2 基线阶段与视频阶段生理指标比较 | 第46页 |
3.3 从单项生理指标比较被试对视频阶段的主观情绪评分 | 第46-47页 |
3.4 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被试对游戏的主观情绪评分比较 | 第47-49页 |
3.5 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被试在基线与视频阶段的生理指标比较 | 第49-52页 |
3.6 高、低恐惧组在单项生理指标上的比较 | 第52-53页 |
3.7 高、低恐惧组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实验2 电脑游戏诱发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情绪体验 | 第55-6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55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55-57页 |
3 结果 | 第57-65页 |
3.1 游戏诱发的主观情绪评估 | 第57页 |
3.2 高、低恐惧组在单项生理指标上的比较 | 第57-59页 |
3.3 高、低恐惧组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59页 |
3.4 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被试对游戏的主观情绪评分比较 | 第59-60页 |
3.5 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被试在游戏不同阶段的生理指标比较 | 第60-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第三章 急性应激条件下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人格特质关系研究 | 第67-90页 |
实验3 电脑游戏诱发下健康人群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特质焦虑关系 | 第67-7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67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67-70页 |
3 结果 | 第70-73页 |
3.1 高、低特质焦虑主观报告中的情绪评分比较 | 第70-71页 |
3.2 高、低特质焦虑在三个实验阶段皮温、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 第71页 |
3.3 高、低特质焦虑组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71-73页 |
4 讨论 | 第73-75页 |
实验4 电脑游戏诱发下健康人群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A型行为模式关系 | 第75-9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75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75-78页 |
3 结果 | 第78-86页 |
3.1 A、B型行为模式及高低CH、TH组对游戏任务的主观情绪评分比较 | 第78-79页 |
3.2 游戏诱发下A、B型行为模式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 第79-81页 |
3.3 游戏诱发下高、低TH行为模式组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 第81-82页 |
3.4 游戏诱发下高、低CH行为模式组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 第82-84页 |
3.5 A、B型行为模式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84页 |
3.6 高、低TH组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84-85页 |
3.7 高、低CH组在三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上的分布 | 第85-86页 |
4 讨论 | 第86-90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90-95页 |
1 基于HRV指标对自主神经反应空间模式的量化评定 | 第90-91页 |
2 自主神经反应与情绪体验的关系 | 第91-93页 |
3 人格特质与情绪体验及自主神经反应的关系 | 第93-94页 |
4 思考与不足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6页 |
后记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