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FT6技术的家庭网关的实现与改进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1.2.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2.2 课题创新点 | 第11页 |
1.3 论文组织和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背景技术介绍 | 第12-19页 |
2.1 LAFT6技术 | 第12-13页 |
2.2 PCP协议 | 第13-14页 |
2.3 Netfilter框架 | 第14-15页 |
2.4 NAT技术 | 第15页 |
2.5 OpenWrt平台 | 第15-16页 |
2.6 UPnP协议 | 第16-19页 |
第三章 LAFT6家庭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 第19-43页 |
3.1 LAFT6家庭网关的需求分析 | 第19页 |
3.2 LAFT6家庭网关的系统架构 | 第19-20页 |
3.3 LAFT6家庭网关上层的PCP协议实现 | 第20-27页 |
3.3.1 LAFT6中PCP协议的设计 | 第20-24页 |
3.3.2 LAFT6中PCP协议的实现 | 第24-27页 |
3.4 LAFT6家庭网关底层的基本功能实现 | 第27-35页 |
3.4.1 总体实现思路 | 第27-28页 |
3.4.2 IPv4inIPv6隧道的实现 | 第28-31页 |
3.4.3 NAT的实现 | 第31-34页 |
3.4.4 家庭网关的容错及安全性实现 | 第34-35页 |
3.5 LAFT6技术与UPnP结合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38页 |
3.5.1 UPnP在家庭网关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3.5.2 应用软件中UPnP的分析 | 第36-37页 |
3.5.3 LAFT6中UPnP的设计 | 第37页 |
3.5.4 LAFT6中UPnP的实现 | 第37-38页 |
3.6 代码运行平台 | 第38-43页 |
3.6.1 编译OpenWrt固件 | 第39-41页 |
3.6.2 刷新路由器固件 | 第41页 |
3.6.3 Makefile的编写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软件测试和结果 | 第43-58页 |
4.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43-44页 |
4.2 设备仪表需求 | 第44页 |
4.3 测试环境配置 | 第44-46页 |
4.4 功能测试 | 第46-52页 |
4.4.1 PCP模块测试 | 第46-48页 |
4.4.2 NAT模块测试 | 第48-49页 |
4.4.3 UPnP模块测试及DDNS测试 | 第49-52页 |
4.5 性能测试 | 第52-56页 |
4.5.1 每秒新建连接速率测试 | 第52-53页 |
4.5.2 最大并发连接数测试 | 第53-54页 |
4.5.3 吞吐量测试 | 第54-56页 |
4.5.4 长期稳定性测试 | 第56页 |
4.6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