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网终端能力注册和开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终端管理信息模型 | 第12页 |
1.2.2 服务匹配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终端能力的注册与开放相关技术综述 | 第16-21页 |
2.1 终端管理信息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1.1 基于OMA DM的终端管理信息模型 | 第16-17页 |
2.1.2 基于SNMP的终端管理信息模型 | 第17页 |
2.1.3 基于TR-069的终端管理信息模型 | 第17-18页 |
2.2 服务开放技术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2.1 语义Web服务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2 Web服务发现与匹配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终端能力信息建模方法及其语义化描述 | 第21-37页 |
3.1 终端能力信息及其分类 | 第21-23页 |
3.1.1 终端能力公共属性集 | 第22页 |
3.1.2 终端能力专有属性集 | 第22-23页 |
3.2 终端能力信息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23-31页 |
3.2.1 终端能力信息建模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3.2.2 终端能力域的划分 | 第24-26页 |
3.2.3 终端能力对象类的定义 | 第26-29页 |
3.2.4 终端能力对象类之间的关系 | 第29-31页 |
3.3 终端能力服务的语义描述模型 | 第31-36页 |
3.3.1 终端能力服务本体描述语言 | 第31-32页 |
3.3.2 WSDL服务描述模型 | 第32页 |
3.3.3 OWL-S服务描述模型 | 第32-33页 |
3.3.4 改进的服务语义描述模型 | 第33-34页 |
3.3.5 服务语义描述模型的OWL描述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终端能力服务匹配方法 | 第37-49页 |
4.1 终端能力服务匹配过程概述 | 第37页 |
4.2 多级过滤的终端能力服务匹配方法 | 第37-39页 |
4.3 混合式语义相似度算法 | 第39-46页 |
4.3.1 传统的语义相似度算法介绍 | 第39-40页 |
4.3.2 新的混合式语义相似度算法 | 第40-43页 |
4.3.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3-44页 |
4.3.4 实验仿真与对比 | 第44-46页 |
4.3.5 算法评估与分析 | 第46页 |
4.4 服务信誉度的匹配方法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终端能力注册与开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5页 |
5.1 终端能力注册与开放模块结构 | 第49-50页 |
5.2 终端能力注册模块的设计 | 第50-52页 |
5.3 终端能力开放模块的设计 | 第52-53页 |
5.4 终端能力注册模块的技术实现 | 第53-60页 |
5.4.1 终端能力采集命令的格式定义 | 第54-55页 |
5.4.2 手机端终端能力注册开发实例 | 第55-57页 |
5.4.3 PC端终端能力注册开发实例 | 第57-58页 |
5.4.4 机顶盒终端能力注册开发实例 | 第58-60页 |
5.5 终端能力开放模块的技术实现 | 第60-64页 |
5.5.1 终端能力信息语义化描述实例 | 第60-61页 |
5.5.2 终端能力服务语义描述模型创建实例 | 第61-62页 |
5.5.3 终端能力开放接口的实现 | 第62-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1 终端能力专有属性集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