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公证制度论文

我国公证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其改革策略--以公共服务民营化为研究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论第11-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第二节 以往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一、 关于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二、 关于我国公证制度构建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一、 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 创新之处第16页
第二章 公证制度与民营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6-25页
    第一节 公证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第16-19页
        一、 公证制度的概念第16-17页
        二、 公证制度的基本特征第17-19页
    第二节 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第19-25页
        一、 准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第19-22页
        二、 公共服务民营化供给理论第22-24页
        三、 非政府组织相关理论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公证制度的现实分析第25-34页
    第一节 我国公证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5-26页
    第二节 我国公证制度框架体系第26-28页
        一、 公证相关法律第26页
        二、 公证的性质及效力第26-27页
        三、 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第27页
        四、 公证业务及收费第27-28页
        五、 公证的外部监督第28页
    第三节 我国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2页
        一、 公证制度建设法治化程度欠缺第28-29页
        二、 公证机构独立性无法实现第29-30页
        三、 公证机构、公证员权责不对等第30页
        四、 法定公证事项缺失第30-31页
        五、 公证收费标准定位不明第31页
        六、 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第31-32页
    第四节 我国公证制度现存问题成因分析第32-34页
        一、 对公证服务的产品性质及其提供方式缺乏理论研究第32页
        二、 对公证职能和公证机构的性质缺乏法律规定第32-33页
        三、 未能充分借鉴国外大陆法系国家公证成功经验第33-34页
第四章 改革我国公证制度的策略——公证服务民营化第34-43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公证民营化的启示第34-38页
        一、 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概况第35-37页
        二、 民营化的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的共同特征第37-38页
    第二节 我国公证服务民营化的动因第38-40页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第38-39页
        二、 我国公证法规定和公证改革的要求第39页
        三、 克服行政、事业体制弊端的要求第39-40页
        四、 与国际主流公证制度接轨的要求第40页
    第三节 我国公证服务民营化的基本方式——委托授权非政府组织第40-43页
        一、 公证服务民营化及其方式选择第40-41页
        二、 公证服务民营化下政府的角色定位第41-42页
        三、 公证服务民营化下公证机构的性质和组织形式第42-43页
第五章 关于我国公证制度的初步设想第43-51页
    第一节 完备的公证立法第43-44页
        一、 修改完善《公证法》第43页
        二、 修改完善民商事实体法中有关公证的规定第43-44页
        三、 修改完善诉讼法、行政法中有关公证的规定第44页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公证人事务所第44-46页
        一、 自主设立并独立开展公证业务第44-45页
        二、 具有独立的财产权第45页
        三、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第45-46页
    第三节 相互对等的权利职责第46-47页
        一、 与证明职责相对等的调查权第46页
        二、 与法律责任相对等的财产权第46页
        三、 与法律责任相对等的对伪证的追责权第46-47页
    第四节 健全的法定公证事项第47-48页
        一、 法定公证设立之必要第47页
        二、 法定公证设立的限制第47-48页
        三、 法定公证设立的领域第48页
    第五节 合理的公证收费标准第48-49页
        一、 非营利性的收费原则第48-49页
        二、 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第49页
        三、 多种类型的计费方式第49页
    第六节 两结合的公证监管体制第49-51页
        一、 强化公证行业协会建设第49-50页
        二、 明确公证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责第50页
        三、 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责第50-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在基层的实践与思考--以无锡新区为例
下一篇:和谐劳动关系背景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施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