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及创新 | 第13-15页 |
1.4.1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依据 | 第15-21页 |
2.1 廉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第16-17页 |
2.1.2 列宁的廉政思想 | 第17-18页 |
2.2 廉政建设的现实依据 | 第18-21页 |
2.2.1 艰苦的自然环境 | 第18-19页 |
2.2.2 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 | 第19页 |
2.2.3 紧缺的财政经济 | 第19-20页 |
2.2.4 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页 |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21-25页 |
3.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廉政理论的过程 | 第21-22页 |
3.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廉政的理论内容 | 第22-25页 |
3.2.1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廉政建设前提 | 第23-24页 |
3.2.2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廉政建设根本 | 第24页 |
3.2.3 坚持调查研究是党的廉政建设重要途径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页 |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25-37页 |
4.1 制定与实施廉政法律条例 | 第25-28页 |
4.1.1 宪法性法律 | 第25-26页 |
4.1.2 党员干部法律 | 第26-27页 |
4.1.3 其他专门性法律 | 第27-28页 |
4.2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28-30页 |
4.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28-29页 |
4.2.2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 第29页 |
4.2.3 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 第29-30页 |
4.3 加强党内外的民主监督 | 第30-33页 |
4.3.1 加强党政内部监督 | 第31页 |
4.3.2 加强参议会监督 | 第31页 |
4.3.3 加强司法监督 | 第31-32页 |
4.3.4 加强人民群众监督 | 第32-33页 |
4.4 创造良好廉政氛围改善社会风气 | 第33-35页 |
4.4.1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 第33-34页 |
4.4.2 改变民间传统陋俗 | 第34页 |
4.4.3 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 第34-35页 |
4.5 精简机构建立高效廉洁政府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对新时期廉政建设的启示 | 第37-42页 |
5.1 健全法制,防控风险 | 第37-38页 |
5.2 强化教育,坚定信念 | 第38-39页 |
5.3 加强监督,依靠群众 | 第39-40页 |
5.4 率先垂范,干部引领 | 第40-41页 |
5.5 从严治党,防治贪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6 结论和讨论 | 第42-43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讨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