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碘化物 | 第9页 |
| ·合成方法 | 第9-10页 |
| ·溶剂热(水热)法 | 第9页 |
| ·溶液法 | 第9-10页 |
| ·碘化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 ·Ag-I系列化合物 | 第11-17页 |
| ·混合Ag-I系列化合物 | 第17-20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合成路线设计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页 |
| ·本文所用试剂与表征方法 | 第21-23页 |
| ·所用试剂 | 第21-22页 |
| ·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 2 [Cd(C_4H_(13)N_3)_2]_3Ag_7I_(13)和[Cd(C_4H_(13)N_3)_2]_2Ag_2I_6合成与表征 | 第23-36页 |
| ·[Cd(C_4H_(13)N_3)_2]_3Ag_7I_(13)(1)的溶液合成与表征 | 第23-30页 |
| ·[Cd(C_4H_(13)N_3)_2]_3Ag_7I_(13)(1)的溶液合成 | 第23页 |
| ·影响因素讨论 | 第23-24页 |
| ·结构测定与结构描述 | 第24-28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28页 |
| ·热重分析 | 第28页 |
| ·红外光谱 | 第28-29页 |
|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 | 第29-30页 |
| ·[Cd(C_4H_(13)N_3)_2]_2Ag_2I_6(2)的溶液合成与表征 | 第30-35页 |
| ·[Cd(C_4H_(13)N_3)_2]_2Ag_2I_6(2)的溶液合成 | 第30页 |
| ·结构测定与结构描述 | 第30-33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3页 |
| ·热重分析 | 第33页 |
| ·红外光谱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Cu(C_3H_(10)N_2)_2]Ag_2I_4}_n和[Cu(C_(12)H_8N_2)_2]_2Ag_2I_6·2DMF合成与表征 | 第36-48页 |
| ·{[Cu(C_3H_(10)N_2)_2]Ag_2I_4}_n(3)溶液合成与表征 | 第36-41页 |
| ·{[Cu(C_3H_(10)N_2)_2]Ag_2I_4}_n(3)溶液合成 | 第36页 |
| ·结构测定与结构描述 | 第36-39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9页 |
| ·红外光谱 | 第39-40页 |
|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 | 第40-41页 |
| ·[Cu(C_(12)H_8N_2)_2]_2Ag_2I_6·2DMF(4)溶液合成与表征 | 第41-46页 |
| ·[Cu(C_(12)H_8N_2)_2]_2Ag_2I_6·2DMF(4)溶液合成 | 第41页 |
| ·结构测定与结构描述 | 第41-44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44页 |
| ·热重分析 | 第44-45页 |
| ·红外光谱 | 第45-46页 |
| ·其他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47页 |
| ·其他化合物的溶液合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六方AgI溶液合成与表征 | 第48-52页 |
| ·六方碘化银的常温制备与表征 | 第48-51页 |
| ·混合溶液制备 | 第48页 |
| ·AgI(7)的溶液制备 | 第48页 |
| ·结构测定与结构描述 | 第48-49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