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减速器及变速器论文

RV减速器动力学固有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RV传动的发展第10-13页
        1.2.2 RV减速器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摆线针轮传动啮合刚度模型第17-28页
    2.1 摆线针轮啮合传动原理第17-20页
        2.1.1 摆线轮齿廓的形成方法第17-19页
        2.1.2 摆线传动连续啮合的条件第19-20页
    2.2 摆线轮齿廓曲线的一般参数方程第20-22页
    2.3 摆线针轮传动的法向刚度第22-24页
        2.3.1 啮合刚度模型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2.3.2 单个针齿和摆线齿的法向刚度第23-24页
        2.3.3 摆线针轮单齿对啮合副的法向刚度第24页
    2.4 摆线针轮传动的扭转刚度第24-27页
        2.4.1 啮合力力臂的计算第25-26页
        2.4.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扭转刚度计算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RV减速器扭转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30页
    3.2 RV减速器修正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2.1 系统的简化第30页
        3.2.2 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3 RV减速器的动力学方程第32-36页
        3.3.1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动力学方程第32-33页
        3.3.2 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方程第33-35页
        3.3.3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RV减速器固有特性及灵敏度分析第38-52页
    4.1 系统固有特性计算理论第38-39页
    4.2 系统刚度计算第39-42页
        4.2.1 轴的扭转刚度计算第39-40页
        4.2.2 渐开线齿轮刚度计算第40-41页
        4.2.3 轴承刚度计算第41-42页
    4.3 系统固有特性计算及分析第42-45页
    4.4 系统一阶固有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5-47页
    4.5 系统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分析第47-50页
        4.5.1 结构动态特征灵敏度分析理论第47-48页
        4.5.2 固有频率对转动惯量的灵敏度第48-49页
        4.5.3 固有频率对系统刚度的灵敏度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模态分析及有限元仿真第52-66页
    5.1 有限元模态仿真分析理论第52-54页
        5.1.1 有限元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52-53页
        5.1.2 有限元模态分析的提取方法第53-54页
        5.1.3 有限元模态分析的步骤第54页
    5.2 轴系零件的模态仿真第54-60页
        5.2.1 零件模型的结构简化及导入第54-55页
        5.2.2 有限元仿真前处理第55-56页
        5.2.3 输入轴的模态分析第56-58页
        5.2.4 曲柄轴的模态分析第58-60页
    5.3 摆线针轮啮合刚度的有限元仿真第60-64页
        5.3.1 摆线针轮传动模型的建立第60-61页
        5.3.2 模型导入与网格划分第61-62页
        5.3.3 加载求解第62-63页
        5.3.4 结果分析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总结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莲子剥壳机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Cr12MoV模具钢激光熔覆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