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 1.2.1 慈善基金会性质与特点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2 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页 |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 第2章 中国慈善基金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36页 |
| 2.1 中国慈善基金会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 2.1.1 中国慈善基金会数量和构成状况 | 第22-24页 |
| 2.1.2 中国慈善基金会资产状况 | 第24-27页 |
| 2.1.3 中国慈善基金会收入和支出状况 | 第27-29页 |
| 2.2 中国慈善基金会存在的问题 | 第29-36页 |
| 2.2.1 法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 2.2.2 市场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2.2.3 监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2.2.4 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 第3章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理论分析 | 第36-51页 |
| 3.1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与意义 | 第36-39页 |
| 3.1.1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组织目的 | 第36-37页 |
| 3.1.2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社会意义 | 第37-38页 |
| 3.1.3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市场价值 | 第38-39页 |
| 3.2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现状 | 第39-43页 |
| 3.2.1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法律政策依据 | 第39-40页 |
| 3.2.2 中国慈善基金会投资与收益状况 | 第40-43页 |
| 3.3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现状 | 第43-51页 |
| 3.3.1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现有路径 | 第43-44页 |
| 3.3.2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 3.3.3 中国慈善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发展趋势 | 第46-51页 |
| 第4章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实证分析 | 第51-71页 |
| 4.1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本情况 | 第51-56页 |
| 4.1.1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运作情况 | 第51-52页 |
| 4.1.2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财务情况 | 第52-56页 |
| 4.2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路径选择 | 第56-61页 |
| 4.2.1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范围 | 第56-57页 |
| 4.2.2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选择发展历程 | 第57-61页 |
| 4.3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路径效益分析 | 第61-71页 |
| 4.3.1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整体收益情况分析 | 第62-66页 |
| 4.3.2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具体路径收益情况分析 | 第66-7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后记和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