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1.1 许多语文教科书缺乏科学的写作知识造成写作教学面临困境 | 第9页 |
1.1.2 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我爱学语文》蕴含丰富的写作知识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层面 | 第10页 |
1.2.2 实践层面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3.1 知识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写作知识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1.3.3 教科书中写作知识的研究 | 第14-17页 |
1.4 核心概念 | 第17-18页 |
1.4.1 知识 | 第17页 |
1.4.2 写作知识 | 第17-18页 |
1.4.3 《我爱学语文》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18-19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依据 | 第20-27页 |
2.1 与写作知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 | 第20-22页 |
2.1.1 写作过程观 | 第20-22页 |
2.1.2 广义知识观 | 第22页 |
2.2 与写作知识有关的教育学理论 | 第22-24页 |
2.2.1 语文课程论知识观 | 第22-24页 |
2.3 关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政策性文件 | 第24-26页 |
2.3.1 《中国语文课程指引》 | 第24页 |
2.3.2 《小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 | 第24-26页 |
2.4 本文写作知识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爱学语文》中的陈述性写作知识研究 | 第27-40页 |
3.1 陈述性写作知识概述 | 第27页 |
3.2 陈述性写作知识的内容 | 第27-38页 |
3.2.1 词语的陈述性知识 | 第27-31页 |
3.2.2 句子的陈述性知识 | 第31-33页 |
3.2.3 标点的陈述性知识 | 第33-34页 |
3.2.4 修辞的陈述性知识 | 第34-36页 |
3.2.5 篇章作法的陈述性知识 | 第36-38页 |
3.3 陈述性写作知识呈现的特点 | 第38-40页 |
3.3.1 知识内容极其丰富 | 第38页 |
3.3.2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38-39页 |
3.3.3 具有与学生“对话”的特点 | 第39页 |
3.3.4 与课程指引高度契合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爱学语文》中的程序性写作知识研究 | 第40-52页 |
4.1 程序性写作知识概述 | 第40页 |
4.2 程序性写作知识内容 | 第40-50页 |
4.2.1 与文体有关的程序性知识 | 第40-48页 |
4.2.2 与写作过程有关的程序性知识 | 第48-49页 |
4.2.3 与写作基础知识运用有关的程序性知识 | 第49-50页 |
4.3 程序性写作知识呈现的特点 | 第50-52页 |
4.3.1 与情境相结合 | 第50页 |
4.3.2 紧扣文体特征 | 第50页 |
4.3.3 关注写作过程 | 第50-52页 |
第5章 《我爱学语文》写作知识的评价与启示 | 第52-58页 |
5.1 对《我爱学语文》写作知识的评价 | 第52-56页 |
5.1.1 陈述性写作基础知识内容丰富 | 第52页 |
5.1.2 程序性写作知识操作性强 | 第52-54页 |
5.1.3 写作知识的呈现清晰明确 | 第54-55页 |
5.1.4 写作知识涉及的文体范围广泛 | 第55页 |
5.1.5 写作知识推陈出新 | 第55-56页 |
5.2 《我爱学语文》写作知识带来的启示 | 第56-58页 |
5.2.1 建构陈述性写作基础知识体系 | 第56页 |
5.2.2 提供细致具体的程序性写作知识 | 第56页 |
5.2.3 关注写作知识呈现的清晰性 | 第56-57页 |
5.2.4 兼顾实用文和文学体裁的写作知识 | 第57页 |
5.2.5 写作知识要及时汲取先进的相关理论成果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