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哺乳动物角蛋白材料力学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2 几种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性及相应的仿生研究第13-16页
        1.2.1 贝壳珍珠层第13页
        1.2.2 骨第13-14页
        1.2.3 木材第14-15页
        1.2.4 竹子第15-16页
    1.3 角蛋白材料结构及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6-36页
        1.3.1 蹄角角蛋白材料第17-26页
        1.3.2 羽毛角蛋白第26-30页
        1.3.3 毛发角蛋白第30-32页
        1.3.4 壳甲类角蛋白第32-34页
        1.3.5 爪子角蛋白第34-35页
        1.3.6 角蛋白材料结构分析方法第35-36页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36-38页
第二章 角蛋白材料物理化学特性第38-57页
    2.1 角蛋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42页
        2.1.1 红外光谱法的分析原理第38页
        2.1.2 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第38-39页
        2.1.3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2.2 角蛋白材料的拉曼光谱分析第42-50页
        2.2.1 拉曼光谱的分析原理第42页
        2.2.2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比较第42页
        2.2.3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第42-43页
        2.2.4 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2.3 角蛋白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50-52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第50页
        2.3.2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第50-51页
        2.3.3 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2.4 角蛋白材料的元素分析第52-55页
        2.4.1 牛蹄样品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第52-53页
        2.4.2 蹄角样品的无机元素分析第53-55页
    2.5 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角蛋白材料的断面形态分析第57-68页
    3.1 实验设备与样品制备第57页
    3.2 牛蹄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57-59页
    3.3 马蹄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59-61页
    3.4 羊蹄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61-63页
    3.5 猪蹄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63-65页
    3.6 牛角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65-66页
    3.7 驴蹄横截面的形态分析第66-67页
    3.8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角蛋白材料的拉伸力学特性第68-98页
    4.1 试验部分第68-70页
        4.1.1 试验设备第68页
        4.1.2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第68-69页
        4.1.3 试验方法第69-70页
    4.2 蹄角角蛋白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第70-73页
        4.2.1 蹄角角蛋白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第70-71页
        4.2.2 角蛋白材料应力-应变行为的机理分析第71-73页
    4.3 角蛋白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描述第73-78页
        4.3.1 几种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第73-76页
        4.3.2 角蛋白材料拉伸应力-应变行为的数学描述第76-78页
    4.4 蹄角角蛋白材料力学行为的应变率依赖性第78-80页
        4.4.1 材料的粘弹性理论第78页
        4.4.2 角蛋白材料力学行为的应变率依赖性第78-80页
    4.5 试验因素对力学特性值的影响第80-86页
        4.5.1 水分对角蛋白材料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0-82页
        4.5.2 三种角蛋白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第82-84页
        4.5.3 取样位置对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4-85页
        4.5.4 取样方向对力学特性值的影响第85-86页
    4.6 角蛋白材料力学性能的正交试验第86-90页
        4.6.1 试验因素对角蛋白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第87-88页
        4.6.2 试验因素对角蛋白材料极限强度的影响第88-89页
        4.6.3 试验因素对角蛋白材料破坏应变的影响第89-90页
    4.7 角蛋白材料泊松比的测定第90-91页
        4.7.1 材料泊松比的常规测量方法第90页
        4.7.2 试验方法第90-91页
        4.7.3 试验结果第91页
    4.8 角蛋白材料断裂机理分析第91-96页
        4.8.1 角蛋白材料的微观结构第91-93页
        4.8.2 角蛋白材料拉伸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第93-96页
    4.9 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角蛋白材料微-纳米力学特性分析第98-119页
    5.1 材料纳米力学及显微硬度测量原理第98-100页
        5.1.1 维氏显微硬度测量原理第98页
        5.1.2 纳米硬度计测量原理第98-100页
    5.2 试验设备和方法第100-105页
        5.2.1 试验设备第100-101页
        5.2.2 样品准备第101-103页
        5.2.3 试验方案第103-105页
        5.2.4 数据处理第105页
    5.3 试验结果第105-108页
    5.4 结果分析第108-115页
        5.4.1 保压时间和加、卸载速率对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值的影响第108页
        5.4.2 法向载荷对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值的影响第108-109页
        5.4.3 样品含水量对弹性模量和硬度值的影响第109-110页
        5.4.4 加载方向对弹性模量和硬度值的影响第110-112页
        5.4.5 不同位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值第112-114页
        5.4.6 蹄角种类对弹性模量和硬度值的影响第114-115页
    5.5 讨论第115-117页
        5.5.1 水分状态对样品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影响第115页
        5.5.2 沿蹄壁生长方向蹄壁力学特性的变化第115-116页
        5.5.3 力学上的各向异性第116页
        5.5.4 沿蹄壁厚度方向力学特性的变化第116-117页
    5.6 小结第117-119页
第六章 角蛋白材料及种子表皮角质的干滑动摩擦学行为第119-144页
    6.1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第119-121页
        6.1.1 试验设备第119-120页
        6.1.2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第120页
        6.1.3 试验方案及方法第120-121页
    6.2 牛蹄样品摩擦系数曲线分析第121-123页
    6.3 试验因素对角蛋白材料及种子表皮角质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3-128页
        6.3.1 载荷对稳定状态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3-125页
        6.3.2 载荷对稳定状态摩擦系数标准偏差的影响第125-126页
        6.3.3 载荷对初始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6页
        6.3.4 滑动速度对稳态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6-128页
        6.3.5 速度对稳态摩擦系数标准偏差的影响第128页
    6.4 材料因素对角蛋白材料及种子表皮角质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8-132页
        6.4.1 水分状态对角蛋白材料及种子表皮角质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28-130页
        6.4.2 取样位置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30-131页
        6.4.3 取样方向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第131-132页
    6.5 四种角蛋白材料摩擦系数曲线的对比分析第132-134页
    6.6 角蛋白材料的摩擦机理分析第134-143页
        6.6.1 常见的几种摩擦理论第134-137页
        6.6.2 角蛋白材料滑动摩擦模型及机理分析第137-143页
    6.7 小结第143-144页
第七章 角蛋白材料的干滑动磨损行为及机理分析第144-166页
    7.1 角蛋白材料磨损量的测量方法第144-145页
        7.1.1 块状试样磨损量的测量第144页
        7.1.2 磨损表面形貌的观察第144-145页
    7.2 试验因素对角蛋白材料磨损量的影响第145-149页
        7.2.1 法向载荷对牛蹄材料磨损的影响第145-147页
        7.2.2 滑动速度对牛蹄材料磨损的影响第147-148页
        7.2.3 磨损的时间历程第148-149页
    7.3 材料因素对磨损的影响第149-152页
        7.3.1 角蛋白材料水分状态对磨损的影响第149-150页
        7.3.2 取样位置和摩擦滑动方向对磨损量的影响第150-152页
    7.4 四种角蛋白材料磨损的对比分析第152-153页
    7.5 角蛋白材料滑动磨损行为的统计分析第153-156页
    7.6 角蛋白材料干滑动磨损机理分析第156-165页
    7.7 小结第165-16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66-172页
    8.1 结论第166-171页
    8.2 展望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7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87-188页
致谢第188-189页
摘要第189-192页
ABSTRACT第192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杏果实采摘执行机构的研究
下一篇:仿轮作蔬菜无土栽培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