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9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9-1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1-31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12页 |
2.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12页 |
2.3 研究区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12-20页 |
2.3.1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 第12-13页 |
2.3.2 研究区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13-20页 |
2.4 顶面构造特征 | 第20-21页 |
2.5 沉积相特征 | 第21-31页 |
2.5.1 区域沉积背景 | 第21-22页 |
2.5.2 沉积微相划分 | 第22-23页 |
2.5.3 沉积相剖面演化 | 第23-26页 |
2.5.4 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 | 第26-31页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第31-44页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1-32页 |
3.1.1 碎屑组分及特征 | 第31-32页 |
3.1.2 填隙物组分及特征 | 第32页 |
3.1.3 储层结构特征 | 第32页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2-36页 |
3.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第32-36页 |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 第36页 |
3.3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第36-38页 |
3.4 储层渗流特征 | 第38-40页 |
3.5 储层分类与评价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油气富集规律 | 第44-58页 |
4.1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4.2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 第45-49页 |
4.3 长6油层组油藏类型 | 第49-51页 |
4.4 长6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 | 第51-54页 |
4.4.1 骨架砂体的岩性分布和遮挡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规律 | 第51-54页 |
4.4.2 顶面构造对油气的分布具有微弱控制作用 | 第54页 |
4.5 有利区预测 | 第54-58页 |
认识与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