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话语中的医患关系:框架分析的视角(2009-2013)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一、绪论 | 第7-14页 |
| (一)、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问题 | 第7-11页 |
| 1、研究缘起 | 第7-8页 |
| 2、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3、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 (二)、概念阐释 | 第11-14页 |
| 1、医患关系报道 | 第11-12页 |
| 2、框架理论 | 第12-14页 |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第14-19页 |
| (一)、新闻框架的研究路径:话语分析 | 第14-16页 |
| 1、新闻报道的主题框架 | 第14-15页 |
| 2、新闻框架的形式结构 | 第15-16页 |
| (二)、研究样本与研究时间 | 第16-17页 |
| 1、三份报纸 | 第16-17页 |
| 2、研究时段 | 第17页 |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 三、主题框架分析:媒介侧重表达什么 | 第19-27页 |
| (一)、主题框架类目 | 第19-21页 |
| (二)、三报主题框架的分布情况 | 第21-24页 |
| 1、《人民日报》:重政策、树典型、淡冲突 | 第21-22页 |
| 2、《中国青年报》:凸显问题、注重平衡 | 第22-23页 |
| 3、《南方都市报》:关注奇闻轶事、传达地方政策 | 第23-24页 |
| (三)、主题框架的比较分析 | 第24-27页 |
| 1、政治框架:政令宣导与多角度解读 | 第24-25页 |
| 2、冲突框架:医患纠纷与医疗腐败 | 第25页 |
| 3、先进典型框架 | 第25-27页 |
| 四、新闻框架的形式结构分析:媒介如何表达 | 第27-39页 |
| (一)、政治主题框架的形式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 1、突出政策结果及正面预测 | 第28-29页 |
| 2、背景及评价:制度批评层面 | 第29-30页 |
| 3、特殊情况:对他国经验的不同处理方式 | 第30-31页 |
| (二)、冲突主题框架的形式结构分析 | 第31-36页 |
| 1、事件导向:受难的故事 | 第31-34页 |
| 2、背景:制度归因与个人归因 | 第34-35页 |
| 3、结果:扩大的医患对立 | 第35-36页 |
| (三)、先进典型主题框架的形式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 1、事件表达同质化 | 第36-37页 |
| 2、单一化的归因:医生主导的医患和谐 | 第37-39页 |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 (一)、医患关系报道的新闻框架 | 第39-41页 |
| 1、医患新闻框架的特征 | 第39页 |
| 2、媒介建构的偏差 | 第39-41页 |
| (二)、多元话语的竞争与演变 | 第41-43页 |
| 六、结语 | 第43-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