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吉日根林场地区磁测数据处理解释
论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主要成果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及地磁资料的预处理 | 第13-22页 |
2.1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第13-17页 |
2.1.1 区域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2.1.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7页 |
2.2 地磁资料的预处理 | 第17-22页 |
2.2.1 数据的网格化与圆滑 | 第17-18页 |
2.2.2 地磁资料的化极处理 | 第18-22页 |
第3章 地磁数据处理方法理论 | 第22-36页 |
3.1 区域场与局部场的分离 | 第22-26页 |
3.1.1 解析延拓法 | 第22-23页 |
3.1.2 趋势面分析法 | 第23-24页 |
3.1.3 有限元法 | 第24-26页 |
3.2 断裂或构造边界的识别 | 第26-28页 |
3.2.1 Theta图法 | 第26-27页 |
3.2.2 斜导数(TA) | 第27页 |
3.2.3 解析信号振幅(ASM) | 第27页 |
3.2.4 欧拉反褶积 | 第27-28页 |
3.3 视磁化率反演 | 第28-29页 |
3.4 磁性界面反演 | 第29-31页 |
3.5 位场边界识别模型试验 | 第31-36页 |
3.5.1 垂直磁化的组合模型 | 第31-33页 |
3.5.2 斜磁化的组合模型 | 第33-36页 |
第4章 实际资料处理解释 | 第36-66页 |
4.1 地磁资料的处理及初步解释 | 第36-49页 |
4.1.1 地磁异常化极 | 第37-38页 |
4.1.2 向上延拓 | 第38-42页 |
4.1.3 剩余异常的求取 | 第42-46页 |
4.1.4 地质体范围的推测 | 第46-49页 |
4.2 断裂或构造边界的识别 | 第49-57页 |
4.2.1 水平方向导数 | 第49-52页 |
4.2.2 Theta图法 | 第52-53页 |
4.2.3 斜导数 | 第53-54页 |
4.2.4 解析信号振幅(ASM) | 第54-55页 |
4.2.5 欧拉反褶积 | 第55-57页 |
4.3 视磁化率计算及磁性界面反演 | 第57-63页 |
4.3.1 基于Naudy滤波的视磁化率计算 | 第57-61页 |
4.3.2 磁性界面的反演 | 第61-63页 |
4.4 磁测异常与遥感、化探异常区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4.5 研究区构造和靶区推测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存在的问题 | 第66页 |
5.3 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