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8-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2 研究设计 | 第10页 |
1.5 研究假设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2.1 复吸倾向 | 第11-12页 |
2.2 感戴 | 第12-15页 |
2.2.1 感戴的概述 | 第12-14页 |
2.2.2 感戴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3 宽恕 | 第15-17页 |
2.3.1 宽恕的概述 | 第15-16页 |
2.3.2 宽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4 正性情绪 | 第17-18页 |
2.4.1 正性情绪的概述 | 第17页 |
2.4.2 正性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4.3 正性情绪的测量 | 第18页 |
2.5 感戴和宽恕、正性情绪与复吸倾向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3章 研究一:女性戒毒人员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的调查研究 | 第20-29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3.2.3 问卷施测过程 | 第22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22-26页 |
3.3.1 女性戒毒人员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总体特征 | 第22-23页 |
3.3.2 女性戒毒人员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相关检验 | 第23-24页 |
3.3.3 女性戒毒人员正性情绪在感戴和复吸倾向之间的中介结构模型检验 | 第24-25页 |
3.3.4 女性戒毒人员正性情绪在宽恕和复吸倾向之间的中介结构模型检验 | 第25-26页 |
3.4 讨论 | 第26-29页 |
3.4.1 女性戒毒人员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总体特征 | 第26-27页 |
3.4.2 女性戒毒人员感戴,正性情绪及复吸倾向的相关 | 第27页 |
3.4.3 女性戒毒人员宽恕、正性情绪及复吸倾向的相关 | 第27-28页 |
3.4.4 正性情绪在感戴,宽恕和复吸倾向的中介效应 | 第28-29页 |
第4章 研究二:以感戴和宽恕为主题的干预研究 | 第29-40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4.3.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4.3.2 研究设计 | 第30页 |
4.3.3 干预研究效果评估方法 | 第30-31页 |
4.3.4 团体干预方案的制定 | 第31-33页 |
4.3.5 实验组团体干预具体方案 | 第33-34页 |
4.3.6 安慰剂组团体干预具体方案 | 第34-35页 |
4.4 干预研究的结果 | 第35-40页 |
4.4.1 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的前测差异检验 | 第35-36页 |
4.4.2 实验组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前后测差异检验 | 第36-37页 |
4.4.3 安慰剂组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前后测差异检验 | 第37页 |
4.4.4 对照组感戴、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前后测差异检验 | 第37-38页 |
4.4.5 干预研究的质性研究结果 | 第38-4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0-43页 |
5.1 团体干预效果总体评价 | 第40页 |
5.2 团体干预执行过程分析 | 第40-4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3-45页 |
6.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3页 |
6.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