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3 结构框架 | 第11-13页 |
2 企业连续并购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2.1 连续并购的定义 | 第13页 |
2.2 连续并购的动因 | 第13-14页 |
2.3 并购的融资方式 | 第14页 |
2.4 企业并购绩效 | 第14-15页 |
2.5 企业并购风险 | 第15-17页 |
3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案例介绍 | 第17-25页 |
3.1 掌趣科技公司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3.2 并购背景 | 第18-19页 |
3.3 连续并购方案 | 第19-22页 |
3.3.1 主要并购事件 | 第19页 |
3.3.2 连续并购中运用的方法 | 第19-22页 |
3.4 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第22-25页 |
3.4.1 提升主并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业务范围 | 第22页 |
3.4.2 增强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 第22-25页 |
4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 第25-35页 |
4.1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25-26页 |
4.2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的财务绩效分析 | 第26-31页 |
4.2.1 成长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8-29页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29-30页 |
4.2.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0-31页 |
4.3 行业对比分析 | 第31页 |
4.4 连续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4.4.1 财务协同效应 | 第32-33页 |
4.4.2 经营协同效应 | 第33页 |
4.4.3 规模协同效应 | 第33页 |
4.5 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并购价值 | 第33-35页 |
4.5.1 加强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第33-34页 |
4.5.2 实现了人才集中战略 | 第34-35页 |
5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的启示建议 | 第35-39页 |
5.1 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合理并购 | 第35页 |
5.2 同股不同价的创新支付方式 | 第35-36页 |
5.3 关注并购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 第36-37页 |
5.4 连续并购后整合建议 | 第37-39页 |
6 掌趣科技连续并购的结论 | 第39-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