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9-10页 |
| 上篇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综述一 葛根素与大豆苷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1 葛根素 | 第11-12页 |
| 2 大豆苷 | 第12-14页 |
| 综述二 酶联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在现代中药成分分析研究中的进展 | 第14-18页 |
| 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 2 萜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3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 4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 5 其他 | 第17-18页 |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18-54页 |
| 前言 | 第18-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一章 葛根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1-28页 |
| 1 材料 | 第21-2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5-27页 |
| 4 讨论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葛根素免疫亲和色谱柱的制备 | 第28-32页 |
| 1 材料 | 第28-30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1页 |
| 4 讨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免疫亲和高效色谱(IAC-HPLC)敲除技术的建立 | 第32-43页 |
| 1 材料 | 第32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5-41页 |
| 4 讨论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大豆苷的icELISA法的建立及IAC-HPLC法敲除大豆 | 第43-54页 |
| 1 材料 | 第43-4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 3 结果 | 第47-52页 |
| 4 讨论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