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6页 |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简介 | 第10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 第10-15页 |
1.2.1 SERS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SERS在文物鉴定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SERS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SERS基底的自组装 | 第15-26页 |
1.3.1 自组装一维热点的SERS基底 | 第15-17页 |
1.3.2 自组装二维热点的SERS基底 | 第17-20页 |
1.3.3 自组装三维热点的SERS基底 | 第20-26页 |
1.4 常见毒品方法的概述 | 第26-33页 |
1.4.1 常见毒品简介 | 第26-27页 |
1.4.2 毒品常见的检测方法 | 第27-31页 |
1.4.3 SERS用于毒品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1.5 本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6页 |
第二章 银溶胶超结构SERS基底快速识别和检测尿样中的毒品 | 第46-72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2.2.3 主要表征仪器 | 第48页 |
2.2.4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8页 |
2.2.5 三维溶胶超结构的组装 | 第48-49页 |
2.2.6 尿液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2.2.7 SERS检测 | 第49页 |
2.3 结果讨论及分析 | 第49-68页 |
2.3.1 银纳米粒子自组装成三维溶胶超结构 | 第49-53页 |
2.3.2 三维热点SERS基底的拉曼增强的评估 | 第53-56页 |
2.3.3 尿样中毒品的快速分离和富集 | 第56-59页 |
2.3.4 三维热点SERS基底检测环己烷从尿样中提取的毒品 | 第59-62页 |
2.3.5 三维热点SERS基底检测水相中的毒品 | 第62-63页 |
2.3.6 多通道检测尿样中超痕量的毒品 | 第63-65页 |
2.3.7 算法分析 | 第65-6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三章 自组装金纳米棒SERS基底快速识别和检测尿样中的毒品 | 第72-90页 |
3.1 引言 | 第72-7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7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73页 |
3.2.3 主要表征仪器 | 第73-74页 |
3.2.4 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74页 |
3.2.4.1 种子溶液 | 第74页 |
3.2.4.2 生长溶液 | 第74页 |
3.2.5 金纳米棒的组装 | 第74-75页 |
3.2.6 尿液样品的制备 | 第75页 |
3.2.7 SERS检测 | 第75页 |
3.3 结果讨论及分析 | 第75-86页 |
3.3.1 金纳米棒的组装及光学表征 | 第75-78页 |
3.3.2 自组装金纳米棒的拉曼增强 | 第78-80页 |
3.3.3 尿样中毒品的快速分离和富集 | 第80-82页 |
3.3.4 自组装金纳米棒SERS基底用于检测人尿中的冰毒 | 第82-83页 |
3.3.5 自组装金纳米棒SERS基底的实用性 | 第83-8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第四章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快速测定尿样中的毒品 | 第90-102页 |
4.1 引言 | 第90-9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2-94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9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92页 |
4.2.3 主要表征仪器 | 第92-93页 |
4.2.4 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93页 |
4.2.4.1 种子溶液 | 第93页 |
4.2.4.2 生长溶液 | 第93页 |
4.2.5 金纳米棒的组装 | 第93页 |
4.2.6 尿液样品的制备 | 第93-94页 |
4.2.7 SERS检测 | 第94页 |
4.3 现场检测毒品的实验设计 | 第94-95页 |
4.4 结果与讨论分析 | 第95-99页 |
4.4.1 自组装金纳米棒的拉曼增强 | 第95-96页 |
4.4.2 积分时间对毒品检测的影响 | 第96-97页 |
4.4.3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检测人体尿样中的毒品 | 第97-98页 |
4.4.4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检测人尿中的毒品的实用性 | 第98-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