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黄河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7页
第一章 公共资源治理困境与模式选择第17-25页
    1.1 公共资源治理相关理论第17-20页
        1.1.1 公共资源的特点第17-18页
        1.1.2 公共资源治理中的困境分析第18-20页
    1.2 公共资源治理模式比较第20-25页
        1.2.1 政府治理模式第20-21页
        1.2.2 市场治理模式第21页
        1.2.3 自主组织治理模式第21-22页
        1.2.4 协同治理模式第22-25页
第二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概况与流域管理模式第25-41页
    2.1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概况第25-31页
        2.1.1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历史回顾第25-29页
        2.1.2 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与面临的治理形势第29-31页
    2.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第31-35页
        2.2.1 黄河水利委员会第31-34页
        2.2.2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第34-35页
        2.2.3 各级政府中承担水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第35页
    2.3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第35-41页
        2.3.1 科层制结构与统一管理第36-37页
        2.3.2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第37-38页
        2.3.3 偏技术治理路线,轻社会综合治理第38-41页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中面临的困难第41-55页
    3.1 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41-49页
        3.1.1 流域管理机构自身定位模糊,相关法律规范滞后第41-43页
        3.1.2 条块分割矛盾突出,“九龙治水”乱象难以消除第43-44页
        3.1.3 流域管理机构缺乏有效执行权力第44-46页
        3.1.4 科层制结构下的统一管理模式弊端第46-48页
        3.1.5 社会参与治理严重不足第48-49页
    3.2“河长制”的实践及不足第49-55页
        3.2.1“河长制”的实践及推广第50-51页
        3.2.2“河长制”的优势体现第51-52页
        3.2.3“河长制”背后隐含的问题第52-55页
第四章 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的途径第55-67页
    4.1 推动水公共行政部门的转型改革第55-56页
        4.1.1 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剥离企业经营性质的业务第55页
        4.1.2 完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行政处置权第55-56页
        4.1.3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流域管理机构的社会监督第56页
    4.2 建立多元可行的水资源治理协调机制第56-62页
        4.2.1 建立全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委员会第57-58页
        4.2.2 建立流域上下游对话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第58-60页
        4.2.3 完善政府与企业间的协作机制第60-62页
    4.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流域水资源治理活动第62-67页
        4.3.1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发挥公众监督作用第63-64页
        4.3.2 积极推动、资助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水资源治理过程第64-65页
        4.3.3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借助公民维权途径来实现水资源保护第65-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于递归密度估计的中偏差和大偏差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搬运机器人系统研究与软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