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1.1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我国学术界对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保护农民工权益的相关立法研究第10页
        1.2.2 学术界对农民工经济权利司法保护方面的研究第10-11页
        1.2.3 学术界对农民工政治权利司法保护的研究第11-12页
        1.2.4 学术界对农民工社会权利司法保护的研究第12-13页
        1.2.5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研究第13页
        1.2.6 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建设第13页
    1.3 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二章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必要性第15-21页
    2.1 农民工权益的一般认识第15-17页
        2.1.1 农民工权益的概念第15-16页
        2.1.2 农民工权益的具体内容第16-17页
    2.2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一般认识第17-18页
    2.3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必要性第18-21页
        2.3.1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现实所需第18-19页
        2.3.2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第19-20页
        2.3.3 国家治理与法治化的现实需要第20-21页
第三章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1-33页
    3.1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立法现状第21-26页
        3.1.1 现行法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裁后审原则”的规定第21-22页
        3.1.2 现行法对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规定第22页
        3.1.3 现行法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第22-23页
        3.1.4 现行法对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监督权的规定第23-24页
        3.1.5 现行法对政治权利司法保护的规定第24页
        3.1.6 现行法对劳动者申请支付令的规定第24页
        3.1.7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成、申请救济的期限以及裁决书的效力第24-25页
        3.1.8 现行法对劳动案件法律责任的规定第25-26页
    3.2 现行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3.2.1 劳动仲裁、诉讼的时间成本较高第26页
        3.2.2 劳动争议案件中支付令、监察指令书缺乏实际效果第26页
        3.2.3 法律援助制度不健全,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26-28页
        3.2.4 民诉法对选民资格案件的规定比较笼统第28-29页
        3.2.5“先裁后审”存在一定的缺陷第29-30页
        3.2.6 现行法没有明确规定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第30-33页
第四章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理念与制度构想第33-51页
    4.1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理念第33-38页
        4.1.1 推进我国传统诉讼观念的转变第33-36页
        4.1.2 保障农民工的人权第36-37页
        4.1.3 保障农民工的平等权第37-38页
    4.2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护的制度构想第38-51页
        4.2.1 认真对待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第38-41页
        4.2.2 设立选举诉讼制度第41-43页
        4.2.3 关于劳动案件先裁后审原则第43-45页
        4.2.4 农民工权益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第45-46页
        4.2.5 加强人民法院支付令的效力第46页
        4.2.6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第46-47页
        4.2.7 完善制度与制度之间衔接性第47-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商业模式在科技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商业生态视角的物联网经济发展模式与策略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