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块茎营养及蒸食品质的评价与优良材料的筛选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马铃薯块茎的营养品质第11-14页
        1.1.1 马铃薯的淀粉营养第11-12页
        1.1.2 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第12页
        1.1.3 马铃薯的矿质元素营养第12-13页
        1.1.4 马铃薯的维生素营养第13页
        1.1.5 马铃薯的植物营养素第13页
        1.1.6 鲜食马铃薯的药用价值第13-14页
    1.2 马铃薯块茎的食用品质第14页
    1.3 马铃薯品种的类型及利用方向第14-16页
        1.3.1 鲜薯食用型品种第14-15页
        1.3.2 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第15页
        1.3.3 食品加工专用型品种第15-16页
    1.4 马铃薯品质育种研究进展第16-17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
        1.5.2 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试验材料第19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2.3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4 产量、营养及蒸食品质测定方法第20-22页
        2.4.1 块茎性状与产量的测定第20页
        2.4.2 块茎营养品质的测定第20-21页
        2.4.3 块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第21-22页
        2.4.4 块茎的蒸食品质评价第22页
    2.5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53页
    3.1 品种间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比较第23-40页
        3.1.1 各品种间产量性状的差异分析第23-24页
        3.1.2 品种间块茎营养品质的比较第24-29页
        3.1.3 各品种间淀粉含量、组分及特性的差异分析第29-35页
        3.1.4 蒸食品质的感官性评价第35-38页
        3.1.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3.1.6 评价指标的制定第39-40页
    3.2 后代材料的综合评价第40-51页
        3.2.1 无性系后代的产量分析第40页
        3.2.2 无性系后代的块茎表观性状分析第40-43页
        3.2.3 无性系后代的块茎营养品质分析第43-47页
        3.2.4 后代材料蒸食品质的感官性评价第47-51页
    3.3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第51-53页
        3.3.1 产量性状优良无性系的筛选第51页
        3.3.2 蒸食品质优良无性系的筛选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4.1 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营养品质的影响第53页
    4.2 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第53-54页
    4.3 马铃薯蒸食品质的差异第54-55页
    4.4 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与蒸食品质各性状的相关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浆果微波泡沫干燥的喷液包埋品质保护工艺研究
下一篇:具有不同平衡点的三维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