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志愿服务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社区志愿服务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5-21页 |
2.1 社区志愿服务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2.1.1 社区志愿服务 | 第15页 |
2.1.2 志愿服务 | 第15-17页 |
2.1.3 志愿组织 | 第17-18页 |
2.1.4 社会服务 | 第18页 |
2.2 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公共领域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志愿失灵”理论 | 第19页 |
2.2.3 社会建设理论 | 第19-20页 |
2.2.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 第21-30页 |
3.1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概况 | 第21-22页 |
3.2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动态 | 第22-26页 |
3.2.1 株洲地区志愿组织服务方向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3.2.2 株洲地区志愿服务专题活动情况 | 第23页 |
3.2.3 株洲地区志愿服务获奖情况 | 第23-24页 |
3.2.4 株洲地区全市“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3.2.5 株洲地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情况 | 第25-26页 |
3.3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特点 | 第26-30页 |
3.3.1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服务提供者特点 | 第26-27页 |
3.3.2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服务内容特点 | 第27-30页 |
第4章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37页 |
4.1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1.1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定位太广,针对性不强 | 第30-31页 |
4.1.2 社区志愿服务专精程度仍低,覆盖面较小 | 第31页 |
4.1.3 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有限,动力源不足 | 第31-32页 |
4.1.4 社区志愿服务推动力度较窄,空间面受限 | 第32页 |
4.1.5 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渠道单一,可持续困难 | 第32-33页 |
4.2 制约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4.2.1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 第33-34页 |
4.2.2 社区志愿服务专职专业人才不足 | 第34页 |
4.2.3 社区志愿服务人力资源保障与激励不足 | 第34-35页 |
4.2.4 社区志愿服务相关政策与立法滞后 | 第35-36页 |
4.2.5 社区志愿服务对行政主导有“双重”依赖 | 第36-37页 |
第5章 美国、英国、台湾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启发 | 第37-41页 |
5.1 美国社区志愿服务概况 | 第37-38页 |
5.2 英国社区志愿服务概况 | 第38页 |
5.3 台湾社区志愿服务现况 | 第38-40页 |
5.4 美国、英国、台湾地区社区志愿服务对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启发 | 第40-41页 |
第6章 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对策 | 第41-47页 |
6.1 推动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环境工作 | 第41-42页 |
6.2 推动株洲地区社区志愿志愿服务平台工作 | 第42-44页 |
6.3 推动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两有”工作 | 第44-45页 |
6.4 推动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人才继续教育工作 | 第45页 |
6.5 推动株洲地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工作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