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5-17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经济全球化 | 第19页 |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 | 第20-22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理论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发展状况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吉利集团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动因 | 第26-29页 |
一、内部动因分析 | 第27页 |
二、外部动因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历程 | 第29-31页 |
一、准备阶段—为国际化之路打好技术和资本基础 | 第29页 |
二、定位市场阶段—采用出.贸易模式,初步积累国际化经验 | 第29-30页 |
三、海外建厂与并购阶段—由出.贸易向投资整合转变 | 第30页 |
四、实施品牌战略阶段——收购国际知名品牌汽车沃尔沃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宏观环境 | 第32-35页 |
一、政治法律环境 | 第32-33页 |
二、经济环境 | 第33-34页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第34-35页 |
四、技术环境 | 第35页 |
第二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行业环境 | 第35-36页 |
一、行业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二、行业发展趋势 | 第36页 |
第三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内部环境 | 第36-39页 |
一、生产能力 | 第36-37页 |
二、产品及营销 | 第37-38页 |
三、海外经营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 第40-54页 |
第一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定位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 第43-53页 |
一、国际目标市场选择 | 第43-44页 |
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 | 第44-45页 |
三、国际营销模式选择 | 第45-47页 |
四、品牌战略选择 | 第47-49页 |
五、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 第49-51页 |
六、财务融资战略选择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绩效分析与评价 | 第54-68页 |
第一节 财务指标分析与评价 | 第54-61页 |
一、偿债能力 | 第54-56页 |
二、盈利能力 | 第56-58页 |
三、营运能力 | 第58-60页 |
四、成长能力 | 第60-61页 |
第二节 非财务指标分析与评价 | 第61-65页 |
一、技术创新能力 | 第61-62页 |
二、品牌价值 | 第62-63页 |
三、市场份额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 第65-67页 |
一、资本实力相对较弱 | 第65页 |
二、国际化品牌战略不够完善 | 第65-66页 |
三、产品质量、海外营销网络及售后服务有待改善 | 第66页 |
四、技术实力难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第66页 |
五、货币现状影响其出.销量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推进吉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 第68-74页 |
第一节 加强技术研发,培养核心竞争力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实施“本土化”战略 | 第69-70页 |
一、研发、生产制造本土化 | 第69页 |
二、“关系”本土化 | 第69-70页 |
三、人才劳务队伍本土化 | 第70页 |
第三节 建立国际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 第70-71页 |
一、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 | 第70-71页 |
二、建立学习化组织,提升公司管理理念 | 第71页 |
三、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第71页 |
第四节 培育营销人才,开拓海外市场 | 第71-73页 |
一、培养优秀的营销团队 | 第71-72页 |
二、创新营销模式 | 第72页 |
三、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