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花生病虫害论文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4对花生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前言第14-32页
    1.1 花生种植及病害概述第14页
    1.2 花生白绢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病原菌特性第14-15页
        1.2.2 花生白绢病的致病机理第15页
        1.2.3 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规律第15-16页
        1.2.4 病害症状及分级标准第16页
    1.3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第16-18页
        1.3.1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种子处理第16页
        1.3.2 农业防治第16-17页
        1.3.3 化学防治第17-18页
        1.3.4 生物防治第18页
    1.4 植物根际和根际促生细菌(PGPR)第18-24页
        1.4.1 PGPR的作用第19-22页
            1.4.1.1 改善植物营养第19-20页
            1.4.1.2 病虫害生物防治第20页
            1.4.1.3 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第20-21页
            1.4.1.4 土壤修复第21页
            1.4.1.5 应对非生物胁迫第21-22页
        1.4.2 PGPR菌在花生中的应用第22页
        1.4.3 枯草芽孢杆菌第22-24页
    1.5 土壤肥力第24-26页
        1.5.1 土壤肥力概述第24-25页
        1.5.2 土壤酶活第25-26页
            1.5.2.1 土壤蔗糖酶第25页
            1.5.2.2 土壤磷酸酶第25页
            1.5.2.3 脲酶第25-26页
            1.5.2.4 过氧化氢酶第26页
            1.5.2.5 蛋白酶第26页
    1.6 微生物多样性第26-30页
        1.6.1 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第26-27页
        1.6.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27-28页
        1.6.3 常用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8-30页
            1.6.3.1 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第28页
            1.6.3.2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T-RFLP)第28-29页
            1.6.3.3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DGGE/TGGE)第29页
            1.6.3.4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9-30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32页
        1.7.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页
        1.7.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1.7.3 技术路线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9页
    2.1 供试材料第32-34页
        2.1.1 供试菌株第32页
        2.1.2 培养基第32页
        2.1.3 生化试剂及主要溶液配制第32-34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34页
    2.2 方法第34-39页
        2.2.1 铁载体产生菌的筛选第34页
        2.2.2 花生白绢病拮抗菌的筛选第34页
        2.2.3 Y14菌种鉴定第34-35页
        2.2.4 菌株Y14产铁载体能力的检测第35页
        2.2.5 铁载体的提纯制备第35页
        2.2.6 铁载体类型测定第35页
        2.2.7 铁载体对花生白绢病的拮抗作用第35-36页
        2.2.8 Y14发酵液对白绢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第36页
        2.2.9 拮抗菌Y14对花生白绢病原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第36页
        2.2.10 抗菌谱测定第36页
        2.2.11 盆栽试验设计第36页
        2.2.12 Y14花生白绢病盆栽防效调查第36页
        2.2.13 Y14对花生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2.2.14 菌株Y14对花生的促生作用第37-38页
        2.2.15 土壤酶活的测定第38页
        2.2.16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62页
    3.1 花生根际铁载体产生菌的筛选第39页
    3.2 花生白绢病拮抗菌的筛选第39-40页
    3.3 菌株Y14的鉴定第40-41页
        3.3.1 形态特征第40页
        3.3.2 生理生化特征第40页
        3.3.3 16S rDNA序列分析第40-41页
    3.4 Y14铁载体类型分析第41页
    3.5 Y14对花生白绢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第41-44页
        3.5.1 Y14铁载体对白绢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第41-42页
        3.5.2 Y14发酵液对白绢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第42-43页
        3.5.3 Y14对白绢病原菌菌丝体的影响第43-44页
    3.6 拮抗菌Y14抗菌谱分析第44-45页
    3.7 Y14对花生白绢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第45-46页
    3.8 Y14对花生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3.8.1 菌株Y14诱导对花生叶片CAT酶活性的影响第46页
        3.8.2 菌株Y14诱导对花生叶片POD酶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3.8.3 菌株Y14诱导对花生叶片SOD酶性的影响第47页
    3.9 菌株Y14对花生的促生效果第47-50页
        3.9.1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第47-49页
        3.9.2 Y14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9页
        3.9.3 Y14对花生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第49-50页
        3.9.4 Y14对花生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第50页
    3.10 Y14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第50-51页
    3.11 不同处理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1-56页
        3.11.1 稀释曲线、丰度分布曲线第52页
        3.11.2 Alpha多样性分析第52-53页
        3.11.3 Beta多样性分析第53-54页
        3.11.4 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第54-55页
        3.11.5 样品OTU分布比较venn图第55页
        3.11.6 菌落结构差异分析第55-56页
    3.12 各处理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6-62页
        3.12.1 稀释曲线第56-57页
        3.12.2 Alpha多样性分析第57页
        3.12.3 Beta多样性分析第57-58页
        3.12.4 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第58-59页
        3.12.5 样品OTU分布比较venn图第59-60页
        3.12.6 菌落结构差异分析第60-62页
4 讨论第62-65页
5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inect的跟随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