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1 国际背景 | 第7-8页 |
1.1.2 国内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1 区域划分原则 | 第18页 |
1.4.2 区域节能减排系统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1.4.3 区域节能减排系统的仿真模拟及建议 | 第18-19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6页 |
2.1.1 区域 | 第22-25页 |
2.1.2 节能减排 | 第25页 |
2.1.3 系统模拟 | 第25-26页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2.1 区域经济学 | 第26-27页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第27-28页 |
2.2.3 节能减排相关理论 | 第28-31页 |
2.2.4 系统动力学 | 第31-32页 |
第3章 区域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 第32-53页 |
3.1 区域节能减排概述 | 第32-41页 |
3.1.1 四大区域划分细则 | 第32-34页 |
3.1.2 区域节能减排问题的形成与发展 | 第34-36页 |
3.1.3 区域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 | 第36-37页 |
3.1.4 区域节能减排现有的解决途径 | 第37-41页 |
3.2 区域节能减排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1-47页 |
3.2.1 影响因素的梳理总结 | 第41-43页 |
3.2.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43-47页 |
3.3 基于SD模型的区域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 第47-53页 |
3.3.1 总体框架设计 | 第47-48页 |
3.3.2 系统假设 | 第48-49页 |
3.3.3 因果关系分析 | 第49-53页 |
第4章 区域节能减排系统模拟分析 | 第53-97页 |
4.1 SD模型构建 | 第53-78页 |
4.1.1 SD流程图 | 第53页 |
4.1.2 系统参数确定 | 第53-55页 |
4.1.3 模型变量表达式 | 第55-77页 |
4.1.4 模型表达式推导 | 第77-78页 |
4.2 模型检验 | 第78-80页 |
4.2.1 直观检验 | 第78-79页 |
4.2.2 历史检验 | 第79-80页 |
4.3 不同区域节能减排系统的仿真模拟研究 | 第80-87页 |
4.3.1 理想区域 | 第81-82页 |
4.3.2 挑战区域 | 第82-84页 |
4.3.3 关注区域 | 第84-85页 |
4.3.4 困难区域 | 第85-87页 |
4.4 总体仿真模拟 | 第87-91页 |
4.4.1 减排指标仿真 | 第87-88页 |
4.4.2 节能指标仿真 | 第88-89页 |
4.4.3 变量模拟 | 第89-91页 |
4.5 区域节能减排的相关建议 | 第91-97页 |
4.5.1 政策制度建议 | 第91-93页 |
4.5.2 科技投入建议 | 第93-94页 |
4.5.3 管理措施建议 | 第94-97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97-10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97-98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