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视角的组织学习、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流程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流程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社会关系理论综述 | 第18-20页 |
·弱关系假设 | 第18-19页 |
·结构洞理论 | 第19页 |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强关系假设 | 第20页 |
·基于社会关系的组织学习理论综述 | 第20-23页 |
·组织学习的定义 | 第20-22页 |
·基于社会关系的组织学习 | 第22-23页 |
·IT能力理论综述 | 第23-27页 |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IT能力的定义 | 第23-24页 |
·IT能力的维度 | 第24-27页 |
·组织创新理论综述 | 第27-30页 |
·组织创新的定义 | 第27-28页 |
·组织创新的分类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 第31-37页 |
·变量之间的关系综述 | 第31-35页 |
·IT能力与组织学习的关系 | 第31-32页 |
·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 第32-33页 |
·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 第33-35页 |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 第35页 |
·组织柔性—企业绩效假设整体框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37-44页 |
·调查样本设计 | 第37-40页 |
·问卷的前期测试 | 第37页 |
·样本基础 | 第37-38页 |
·样本规模 | 第38-39页 |
·调查对象 | 第39-40页 |
·变量量表分析 | 第40页 |
·组织学习量表的度量 | 第40页 |
·IT能力量表的度量 | 第40页 |
·组织创新的度量 | 第40页 |
·问卷调查执行情况 | 第40-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2-43页 |
·层次回归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分析与发现 | 第44-66页 |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4-46页 |
·调查样本的可靠性分析 | 第46-52页 |
·调查样本的信度分析 | 第46-48页 |
·调查样本的效度分析 | 第48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8-52页 |
·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企业特征对对组织学习和IT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行业类别对对组织学习和IT能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企业性质对组织学习和IT能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企业资产额对IT能力和组织学习的影响 | 第56-57页 |
·企业销售额对IT能力和组织学习的影响 | 第57页 |
·多元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 | 第57-65页 |
·IT能力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 第58-60页 |
·IT能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 第60-62页 |
·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 第62-65页 |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6-70页 |
·假设检验结果一览表 | 第66页 |
·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借鉴 | 第66-69页 |
·研究结果的思考 | 第66-68页 |
·对珠三角企业的建议 | 第68-69页 |
·后续研究领域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