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分子印迹识别两类天然两亲性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4页
    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 分子印迹技术第10页
        1.2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第10-12页
            1.2.1 靶向递药与分子印迹第10-11页
            1.2.2 分离纯化与分子印迹第11-12页
        1.3 两亲性化合物第12-13页
        1.4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第13页
    2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第13-14页
        2.1 研究目的第13页
        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1部分 以脂多糖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的初步研究第14-30页
    1 以脂多糖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15-18页
        1.1 材料第15页
        1.2 仪器第15-16页
        1.3 实验方法第16-17页
            1.3.1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脂多糖印迹聚合物第16页
            1.3.2 模板分子的洗脱测定第16页
            1.3.3 聚合物平均粒径和分布的测定第16页
            1.3.4 聚合物的形态测定第16-17页
        1.4 结果与讨论第17-18页
            1.4.1 模板分子洗脱测定结果第17页
            1.4.2 聚合物的粒径分布情况第17页
            1.4.3 聚合物的透射电镜图谱第17-18页
    2 脂多糖印迹聚合物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检测第18-23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2 仪器第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20页
            2.3.1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模板分子第19页
            2.3.2 荧光偏振法测定脂多糖印迹聚合物与模板分子的相互作用第19-20页
            2.3.3 微量热泳动议法测定脂多糖印迹聚合物与模板分子的相互作用第2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0-23页
            2.4.1 荧光偏振测定结果第20-22页
            2.4.2 微量热泳动仪测定结果第22-23页
    3 印迹聚合物纳米粒的功能评价第23-28页
        3.1 材料第23页
        3.2 仪器第23页
        3.3 细菌摄取实验第23-24页
            3.3.1 细菌培养第23页
            3.3.2 包载 6-氨基荧光素FAM聚合物的制备第23-24页
            3.3.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摄取第24页
        3.4 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聚合物的体内分布第24-25页
            3.4.1 铜绿假单胞菌小鼠脑膜炎模型的建立第24页
            3.4.2 包载荧光素IR-783聚合物的制备第24页
            3.4.3 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聚合物体内分布情况第24-25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25-28页
            3.5.1 聚合物包载荧光素FAM的含量测定结果第25页
            3.5.2 细菌对不同聚合物的摄取结果第25-26页
            3.5.3 聚合物体内分布实验第26-28页
    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2部分 以人参皂苷为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初步研究第30-44页
    1 人参皂苷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31-37页
        1.1 材料第31页
        1.2 仪器第31页
        1.3 实验方法第31-33页
            1.3.1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人参皂苷Rg5印迹聚合物第31-32页
            1.3.2 人参皂苷Rg5聚合物平均粒径和分布的测定第32页
            1.3.3 模板分子Rg5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2页
            1.3.4 模板洗脱验证第32-33页
            1.3.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5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性第33页
        1.4 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1.4.1 人参皂苷Rg5聚合物的粒径分布情况第33-34页
            1.4.2 模板分子的洗脱测定结果第34页
            1.4.3 人参皂苷Rg5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性能第34-37页
    2 人参皂苷印迹聚丙烯酰胺凝胶填充柱的制备第37-41页
        2.1 材料第37页
        2.2 仪器第37页
        2.3 实验方法第37-39页
            2.3.1 不同凝胶浓度和交联度对凝胶制备的影响第37-38页
            2.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38页
            2.3.3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的制备第38页
            2.3.4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实验第38页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分离结构相似物第38-3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9-41页
            2.4.1 不同凝胶浓度和交联度对凝胶制备的影响第39页
            2.4.2 人参皂苷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实验第39-40页
            2.4.3 人参皂苷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分离结构相似物第40-41页
    3 本章小结第41-44页
全文总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文献综述第52-64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汇报第66-68页
附: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开元洞洞穴气候环境和滴水微量元素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下一篇:侵蚀驱动下红壤坡耕地有机碳组成的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