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领域消费者求偿权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4.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1-12页 |
一、概述 | 第12-20页 |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 | 第12-14页 |
1.保健食品的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2.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的异同 | 第13-14页 |
(二)保健食品安全的学理界定 | 第14-16页 |
1.新《食品安全法》关于保健食品的解读 | 第14-15页 |
2.新《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做出“六个明确” | 第15-16页 |
(三)消费者求偿权的界定 | 第16-18页 |
1.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求偿权 | 第16-17页 |
2.消费者求偿权的相关主体分析 | 第17-18页 |
(1)求偿权的主体 | 第17页 |
(2)消费者求偿对象 | 第17-18页 |
(四)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保健食品市场混乱 安全事件频发生 | 第18-19页 |
2.消费者权益受侵害 求偿权难以保障 | 第19-20页 |
二、我国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 | 第20-25页 |
(一)我国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面临的困境 | 第20-22页 |
1.保健食品消费者维权程序复杂 | 第20-21页 |
2.保健食品消费者举证困难 | 第21-22页 |
3.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作用未充分施展 | 第22页 |
(二)我国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受侵害的根源 | 第22-25页 |
1.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偏低 | 第22-23页 |
2.精神损害赔偿难获得支持 | 第23页 |
3.公益诉讼制度操作性不强 | 第23-24页 |
4.维权激励体制存在不足 | 第24-25页 |
三、国外对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保护的考察 | 第25-29页 |
(一)国外保健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 | 第25-27页 |
1.日本保健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 | 第25-26页 |
2.美国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分析 | 第26-27页 |
(二)国外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法律保护的借鉴 | 第27-29页 |
1.对我国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的启示 | 第27-28页 |
2.对我国消费者求偿权保护的指引 | 第28-29页 |
四、完善保健食品安全中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障建议 | 第29-37页 |
(一)完善现行诉讼制度 | 第29-30页 |
1.降低消费者诉讼门槛 | 第29页 |
2.完善举证责任配置 | 第29页 |
3.建立多样化诉讼方式 | 第29-30页 |
(二)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功能 | 第30-31页 |
1.树立消费者协会新形象 | 第30页 |
2.确保消费者协会经济独立地位 | 第30-31页 |
(三)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31-32页 |
1.扩大惩罚性赔偿请求主体 | 第31-32页 |
2.改革惩罚性赔偿标准 | 第32页 |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 第32-33页 |
1.建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 | 第32-33页 |
2.限制消费者协会处分权 | 第33页 |
(五)完善消费者维权的激励制度 | 第33-35页 |
1.增加消费者维权主体资格 | 第34页 |
2.丰富赔偿标准的多元化 | 第34-35页 |
(六)健全保健食品消费者求偿权的救济途径 | 第35-37页 |
1.完善和解制度 | 第35页 |
2.完善调解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