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标、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对农民工概念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2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3 对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2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定 | 第16-18页 |
1.6 理论基础与概念 | 第18-21页 |
1.6.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1.6.2 理性选择理论与“有限理性” | 第19-21页 |
2 来京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样本特征 | 第21-26页 |
2.1 调查方案及问卷设计 | 第21-22页 |
2.1.1 调查方法和对象 | 第21页 |
2.1.2 调查内容和指标 | 第21-22页 |
2.2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基本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3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分析 | 第26-33页 |
3.1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2 农民工参保行为回归分析 | 第28-31页 |
3.2.1 个体特征对参保的影响程度 | 第29-30页 |
3.2.2 职业特征对参保的影响程度 | 第30-31页 |
3.2.3 生活与期望对参保的影响程度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3页 |
4.1 个体特征对参保类型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1 年龄的影响 | 第33页 |
4.1.2 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3 在京亲属情况的影响 | 第34页 |
4.2 就业状况对参保类型的影响 | 第34-37页 |
4.2.1 从事职业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2 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3 月收入与职业培训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 生活与期望对参保类型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1 养老与抚养子女压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2 留京意愿的影响 | 第38页 |
4.4 制度自身的因素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 | 第38-40页 |
4.4.1 法律制度约束力影响农民工参保 | 第38-39页 |
4.4.2 制度设计影响农民工参保 | 第39-40页 |
4.5 农民工养老意识与制度的认知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3-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5.2.1 完善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 | 第44-45页 |
5.2.2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为养老保险落实提供支持 | 第45-46页 |
5.2.3 加大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 | 第46页 |
5.2.4 积极引导举办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 | 第46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农村劳动力来京务工情况调查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