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与改造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机组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亚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介绍 | 第13-21页 |
2.1 协调控制系统功能与任务 | 第13-14页 |
2.2 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14-15页 |
2.3 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15-19页 |
2.4 协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19-20页 |
2.4.1 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 | 第19页 |
2.4.2 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 | 第19-20页 |
2.4.3 基于智能化方法的研究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长兴电厂 | 第21-39页 |
3.1 GE新华OC 6000e系统介绍 | 第21-23页 |
3.1.1 系统硬件 | 第21-22页 |
3.1.2 系统软件 | 第22-23页 |
3.2 负荷指令处理回路 | 第23-28页 |
3.2.1 自动发电控制AGC | 第23-25页 |
3.2.2 负荷限制设定回路 | 第25页 |
3.2.3 机组负荷指令速率限制逻辑 | 第25-26页 |
3.2.4 机组负荷指令闭锁逻辑 | 第26-27页 |
3.2.5 自动减负荷(RUNBACK)控制回路 | 第27-28页 |
3.3 主汽压力设定回路 | 第28-29页 |
3.4 锅炉主控回路 | 第29-31页 |
3.5 汽机主控回路 | 第31-32页 |
3.6 给水系统分析 | 第32-35页 |
3.6.1 给水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32-33页 |
3.6.2 LvlComp模块分析 | 第33-35页 |
3.7 风烟系统分析 | 第35-37页 |
3.7.1 风烟系统结构及简图 | 第35页 |
3.7.2 送/引风机、一次风机RB速率控制逻辑 | 第35-3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现场试验分析及其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 第39-64页 |
4.1 CCS系统优化手段 | 第39-42页 |
4.1.1 设置高负荷工况下煤量减缓回路 | 第39页 |
4.1.2 锅炉主控指令前馈修正 | 第39-40页 |
4.1.3 动态改变负荷至汽机的惯性时间 | 第40页 |
4.1.4 主汽压力的控制与滑压速率的调整 | 第40-41页 |
4.1.5 通过调整压力设定值释放更多蓄热 | 第41页 |
4.1.6 提高机组风烟系统经济性运行的手段 | 第41页 |
4.1.7 DCS优化逻辑设计 | 第41-42页 |
4.2 DCS基本性能与应用功能试验与分析 | 第42-45页 |
4.2.1 试验目的 | 第42页 |
4.2.2 试验条件 | 第42-43页 |
4.2.3 检查、试验步骤 | 第43-44页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3 机组改造优化后负荷变动试验及其分析 | 第45-49页 |
4.3.1 试验目的 | 第45-46页 |
4.3.2 试验过程 | 第46-47页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4.4 定值扰动试验分析与系统优化 | 第49-54页 |
4.4.1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4.4.2 试验条件 | 第50页 |
4.4.3 调节系统试验过程 | 第50-52页 |
4.4.4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4.5 基于定值扰动试验对系统的优化与修正 | 第53-54页 |
4.5 FSSS子系统调试试验分析与优化 | 第54-57页 |
4.5.1 调试试验目的 | 第54页 |
4.5.2 调试条件 | 第54-55页 |
4.5.3 主要调试内容 | 第55-56页 |
4.5.4 调试步骤 | 第56页 |
4.5.5 调试问题及优化 | 第56-57页 |
4.6 RB试验分析及优化 | 第57-63页 |
4.6.1 试验目的 | 第57页 |
4.6.2 试验条件 | 第57-58页 |
4.6.3 试验过程及其分析 | 第58-62页 |
4.6.4 结合RB试验对系统的优化措施 | 第62-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