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9-21页
        (一)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二)研究的重难点第20页
        (三)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述第21-30页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概述第21-25页
        (一)治理第21-22页
        (二)国家治理第22-24页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第24-25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述第25-30页
        (一)价值观第25-26页
        (二)核心价值观第26-27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7-30页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第30-37页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现实的关联性第30-32页
        (一)从历史的纵向看国家治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相生相伴第30-31页
        (二)从现实的横向看国家治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荣辱与共第31-32页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实践的同一性第32-34页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第32-33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第33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辅相成第33-34页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指向的一致性第34-37页
        (一)从理论发展看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第34-35页
        (二)从实践过程看都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35-36页
        (三)从理想高度看都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前进方向第36-37页
第四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背景与挑战第37-53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背景第37-44页
        (一)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第37-40页
        (二)国内环境的日新月异第40-44页
    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挑战第44-53页
        (一)传统与现实道德观念碰撞导致的部分公民价值判断模糊第44-46页
        (二)多样化价值观并存导致的一定程度上的主流价值共识缺失第46-48页
        (三)社会成员中部分公民信仰缺失导致的价值观无序第48-50页
        (四)西方社会思潮的迷惑性对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削弱第50-53页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53-59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第53-56页
        (一)顶层化原则第53-54页
        (二)社会化原则第54-55页
        (三)生活化原则第55-56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性要求第56-59页
        (一)合法性第56页
        (二)科学性第56-57页
        (三)稳定性第57页
        (四)适用性第57-59页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第59-67页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第59-61页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增强其吸引力第59页
        (二)以整合社会多元价值观为核心增强其凝聚力第59-60页
        (三)以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方向增强其感召力第60-61页
    二、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队伍第61-62页
        (一)重视组织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完善、系统规范的教育队伍第61页
        (二)重视思想建设,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可靠、信念坚定的教育队伍第61-62页
        (三)重视能力建设,培养一支理论素养优良、技能高超的教育队伍第62页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感染性第62-64页
        (一)发挥主流新闻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渠道作用第62-63页
        (二)发挥新媒体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作用第63-64页
        (三)发挥精神文化产品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涵养作用第64页
    四、加强与国家、社会、个人发展过程的深度融合,增强培育的有效性第64-67页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政府日常工作之中第64-65页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社会治理过程之中第65-66页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个人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XX公司股权转让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株洲“两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