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德发的“五四”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一) “五四”文学研究时代文化语境 | 第12-13页 |
(二) 朱德发的学思历程 | 第13-16页 |
二、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 第16-26页 |
(一) 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 第16-21页 |
1. “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问题 | 第16-18页 |
2. 《中国五四文学史》的建构问题 | 第18-19页 |
3. “五四”文学观念的深层文化意识问题 | 第19-21页 |
(二) 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 第21-26页 |
1. “五四”时期作家作品再解读问题 | 第21-22页 |
2. 现代学术与“五四”文学革命关系问题 | 第22-24页 |
3. “五四”文学和现代城市文学问题 | 第24-26页 |
三、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 第26-32页 |
(一) 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的价值立场 | 第26-28页 |
1. 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2. 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 | 第27-28页 |
(二) 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1. 社会历史批评法 | 第29-30页 |
2. 心理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四、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的价值评估 | 第32-38页 |
(一)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贡献 | 第32-34页 |
1.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提供新视角 | 第32-33页 |
2. 以文学史学研究引领学科建设 | 第33-34页 |
(二) 朱德发“五四”文学研究的学术启迪 | 第34-38页 |
1. 浮躁背景下的低调坚持 | 第34-35页 |
2. 治学中的学术坚守 | 第35-36页 |
3. 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