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级配碎石的力学特点 | 第12-13页 |
1.2.2 传统的级配碎石力学指标 | 第13-14页 |
1.2.3 配碎石的动态回弹模量 | 第14-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第2章 原材料技术性能及试验设计 | 第23-35页 |
2.1 原材料技术性能 | 第23-25页 |
2.1.1 集料 | 第23页 |
2.1.2 集料的级配 | 第23-24页 |
2.1.3 集料密度及针片状含量 | 第24-25页 |
2.2 动态回弹模量试验设计 | 第25-35页 |
2.2.1 试验级配 | 第26-29页 |
2.2.2 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 | 第29-33页 |
2.2.3 试件制备及养护 | 第33-35页 |
第3章 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及温度的影响 | 第35-50页 |
3.1 动态回弹模量试验 | 第35-38页 |
3.1.1 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简介 | 第35页 |
3.1.2 动态回弹模量试验设备 | 第35-36页 |
3.1.3 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8-41页 |
3.3 温度对纯石料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41-45页 |
3.4 不同级配对纯石料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3.5 纯石料原级配碎石的动态回弹模量数据K-? 模型拟合分析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添加沥青旧料RAP的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及温度的影响 | 第50-72页 |
引言 | 第50页 |
4.1 添加沥青旧料级配碎石的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结果 | 第50-53页 |
4.2 温度对添加沥青旧料RAP后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4.3 添加沥青旧料RAP后级配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4.4 添加沥青旧料RAP的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数据K-? 模型拟合分析 | 第59页 |
4.5 添加沥青旧料RAP对三种级配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59-70页 |
4.5.1 添加沥青旧料对上基层类型级配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59-63页 |
4.5.2 添加沥青旧料对连续型级配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63-67页 |
4.5.3 骨架密实型级配添加沥青旧料前后动态回弹模量对比 | 第67-70页 |
总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级配碎石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第72-80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5.1 剪切试验 | 第73-74页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4-76页 |
5.3 温度对级配碎石材料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5.4 不同级配的抗剪强度比较 | 第78-79页 |
总结 | 第79-8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