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耦合形式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多孔材料简介第13-14页
        1.2.1 多孔材料的定义第13页
        1.2.2 多孔材料的分类第13-14页
    1.3 多孔介质内部热湿迁移形式第14-16页
        1.3.1 热迁移方式第14-15页
        1.3.2 湿迁移方式第15-16页
    1.4 常见多孔材料干燥模型理论第16-2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第25-27页
        1.5.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5.2 研究目标第26-27页
第二章 含湿多孔介质干燥的数学模型第27-45页
    2.1 模型的选取第27-29页
    2.2 数学模型第29-31页
        2.2.1 Luikov模型描述第29-30页
        2.2.2 Fick第二定律及傅里叶定律第30-31页
    2.3 初边界条件和初边值的设定第31-33页
    2.4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3-34页
    2.5 主要涉及的相关热物性参数第34-41页
        2.5.1 蒸发潜热第34-35页
        2.5.2 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第35-36页
        2.5.3 有效导热系数第36-38页
        2.5.4 热梯度系数第38-39页
        2.5.5 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和表面对流传质系数第39-41页
    2.6 典型操作条件下多孔材料的干燥第41-42页
    2.7 数值试验方案的确定第42-43页
    2.8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第45-61页
    3.1 离散化第45-50页
        3.1.1 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的离散处理及收敛判断第46-50页
    3.2 不同求解方法的选择第50-56页
        3.2.1 Matlab pdepe指令的应用第50-51页
        3.2.2 Matlab自编程计算第51-52页
        3.2.3 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第52-56页
    3.3 求解方法的验证第56-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不同外形多孔介质热风干燥过程耦合效应分析第61-69页
    4.1 典型干燥条件下平板形多孔物料的传热传质第62-63页
    4.2 典型干燥条件下圆柱形多孔物料的传热传质第63-66页
    4.3 典型干燥条件下球形多孔物料的传热传质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不同耦合形式的合理性试验与分析第69-85页
    5.1 常数值边界条件下不同控制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70-74页
        5.1.1 非耦合控制方程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70-71页
        5.1.2 耦合控制方程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71-74页
    5.2 绝热边界条件下不同控制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74-78页
        5.2.1 非耦合控制方程在绝热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75-76页
        5.2.2 耦合控制方程在绝热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76-78页
    5.3 耦合对流边界条件下不同控制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78-84页
        5.3.1 非耦合控制方程在耦合对流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79-81页
        5.3.2 耦合控制方程在耦合对流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81-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页
    6.2 展望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厦门典型城市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及游憩化研究
下一篇:复杂环境下无人飞行器航路规划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