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规范与挑战—法律的视角

内容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绪论第17-37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三、研究思路第22页
    四、研究综述第22-37页
第一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法律原则第37-52页
    第一节 国家主权与教育主权原则第37-41页
        一、主权观念及形成第37-39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权发展及调适第39-41页
    第二节 消除壁垒与贸易自由化原则第41-45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消除壁垒原则第41-43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贸易自由化原则第43-45页
    第三节 公益性与营利性原则第45-48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公益性原则第45-46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营利性原则第46-48页
    第四节 有约必守与差别对待原则第48-52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约必守原则第48-50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差别对待原则第50-52页
第二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法律形态第52-86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硬法"第52-64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硬法"渊源第52-53页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3-58页
        三、《里斯本公约》第58-61页
        四、《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认可的区域公约》第61-64页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软法"第64-76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软法"特性与功能第65-66页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会议产生的"软法"第66-71页
        三、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软法"举要第71-75页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软法"的硬化趋势第75-76页
    第三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化安排第76-86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协定性组织第77-80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论坛性组织第80-83页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条约性组织第83-86页
第三章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规范与挑战第86-117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源起第86-95页
        一、从质量到质量文化第86-88页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复杂性第88-92页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律缘起第92-95页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范式第95-108页
        一、各国(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设置第95-102页
        二、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第102-107页
        三、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范式特点第107-108页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第108-117页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的原则第109-111页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律体系构建第111-117页
第四章 国际高等教育资质互认规范与挑战第117-153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资质互认问题评析第118-127页
        一、高等教育资质互认问题源起第118-121页
        二、我国高等教育资质互认问题第121-125页
        三、我国高等教育资质互认问题评析第125-127页
    第二节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资质互认范式第127-137页
        一、贸易总协定对资质认可的规定第127-130页
        二、双边——多边的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第130-132页
        三、《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第十五条规范第132-133页
        四、中英建造师职业资格互认实践第133-137页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资质互认法律体系完善第137-153页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质现有法律框架第137-145页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建议第145-148页
        三、我国资质国际互认法律体系构建第148-153页
第五章 国际高等教育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与挑战第153-186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评析第153-165页
        一、我国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第153-157页
        二、我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概述第157-162页
        三、我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评析第162-165页
    第二节 美、欧、新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举要第165-176页
        一、美国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举要第165-169页
        二、欧盟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举要第169-172页
        三、新加坡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举要第172-176页
    第三节 我国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第176-186页
        一、我国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现有法律规范第176-180页
        二、我国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第180-186页
结语第186-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9页
后记第209-211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1-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5E型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小球藻生长因子(CGF)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