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气候变暖的挑战 | 第10-11页 |
1.1.2 电力行业CO2减排途径 | 第11-12页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碳交易机制与电动汽车充电站 | 第17-2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碳交易机制研究 | 第17-21页 |
2.2.1 碳交易内涵 | 第17-19页 |
2.2.2 碳交易机制 | 第19-20页 |
2.2.3 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 第20-21页 |
2.3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站简介 | 第21-23页 |
2.3.1 电动汽车 | 第21-22页 |
2.3.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24-40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综合效益模型 | 第24-31页 |
3.2.1 系统规划期内收益 | 第25页 |
3.2.2 系统规划期内成本 | 第25-27页 |
3.2.3 约束条件 | 第27-29页 |
3.2.4 算法流程 | 第29-31页 |
3.3 综合效益分析 | 第31-32页 |
3.3.1 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 | 第31页 |
3.3.2 风电的单位装机综合效益 | 第31-32页 |
3.3.3 光伏电源的单位装机综合效益 | 第32页 |
3.3.4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单位装机综合效益 | 第32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2-38页 |
3.4.1 基础数据 | 第32-33页 |
3.4.2 仿真结果 | 第33-35页 |
3.4.3 无碳交易场景分析 | 第35-37页 |
3.4.4 高碳价场景分析 | 第37-38页 |
3.4.5 投资策略建议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的低碳效益分析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低碳效益模型 | 第40-41页 |
4.3 低碳效益的应用 | 第41-43页 |
4.3.1 新型减排技术概述 | 第41页 |
4.3.2 风电的低碳效益 | 第41-42页 |
4.3.3 光伏电源的低碳效益 | 第42页 |
4.3.4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低碳效益 | 第42-43页 |
4.4 协调投资模型 | 第43-46页 |
4.4.1 目标函数 | 第43页 |
4.4.2 约束条件 | 第43-44页 |
4.4.3 DBCC算法的改进和求解 | 第44-46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6-49页 |
4.5.1 基础数据 | 第46页 |
4.5.2 协调投资方案 | 第46-48页 |
4.5.3 协调投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页 |
4.5.4 低碳效益协调投资模型优点分析 | 第48-49页 |
4.5.5 协调投资投资策略建议 | 第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