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下肢康复机器人主动训练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下肢康复机器人发展现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外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2 国内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下肢康复机器人主动训练总体方案设计第19-33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运动康复医学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神经可塑性分析第19-21页
        2.2.2 脑卒中临床康复常用方法第21-22页
        2.2.3 脑卒中病情对心理健康影响第22页
    2.3 下肢康复机器人硬件平台分析第22-30页
        2.3.1 机器人腿部结构及传感器安装分析第23-28页
        2.3.2 下肢康复机器人传感系统设计第28-30页
    2.4 人机交互平台及控制体系设计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基于力/力矩信号的主动训练研究第33-61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下肢康复机器人静力学分析第33-40页
        3.2.1 考虑自平衡的空载静力学模型第33-36页
        3.2.2 利用工程方式进行静力学标定第36-38页
        3.2.3 等效末端施力解算第38-40页
    3.3 机构运动学反解第40-43页
        3.3.1 关节位置运动学反解第41-42页
        3.3.2 关节速度运动学反解第42-43页
    3.4 传感器信号处理第43-48页
        3.4.1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第43-44页
        3.4.2 卡尔曼滤波器模型第44-48页
    3.5 基于力/力矩信号的控制策略研究第48-56页
        3.5.1 阻尼式控制策略训练模式第48-49页
        3.5.2 末端施力和末端速度映射函数规划第49-55页
        3.5.3 控制过程时序及双环策略第55-56页
    3.6 情感激励人机交互第56-60页
        3.6.1 激励时间窗检测第57-58页
        3.6.2 交互策略控制第58-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主动训练研究第61-83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第61-66页
        4.2.1 肌电信号产生机理及干扰因素第61-63页
        4.2.2 表面肌电传感器粘贴位置选择第63-64页
        4.2.3 多路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第64-66页
    4.3 表面肌电信号最优特征量确定第66-73页
        4.3.1 常用特征量提取方法第66-70页
        4.3.2 利用离散指标求最优特征量第70-73页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动作辨识研究第73-79页
        4.4.1 BP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构建第73-75页
        4.4.2 BP神经网络训练第75-79页
    4.5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控制策略第79-81页
        4.5.1 人机接口设计第79页
        4.5.2 训练策略研究第79-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下肢康复机器人主动训练实验研究第83-97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传感器标定实验第83-85页
    5.3 基于力/力矩传感器的主动训练实验研究第85-89页
        5.3.1 约束轨迹验证第85-87页
        5.3.2 末端速度和末端力关系验证第87-89页
    5.4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主动训练实验研究第89-93页
        5.4.1 表面肌电采集实验第89-90页
        5.4.2 BP神经网络实验第90-91页
        5.4.3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验证第91-93页
    5.5 临床实验说明第93-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结论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形态学的血管内超声研究
下一篇:清醒浓度(MAC-awake)七氟醚对妇科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