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计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0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3 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第9页
    1.4 创新点第9-10页
2 研究综述第10-14页
    2.1 小康思想的演变第10页
    2.2 中国的反贫困理论第10-11页
    2.3 对县域小康重要性研究第11页
    2.4 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1-14页
        2.4.1 国外对县域小康监测指标的研究第11-12页
        2.4.2 国内对于县域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12-14页
3 河北省贫困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第14-22页
    3.1 研究范围的确定第14-15页
    3.2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15-20页
    3.3 贫困县社会发展现状第20-22页
4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2-26页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背景第22页
    4.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22-23页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第23-24页
    4.4 指标的解释说明第24-26页
5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小康社会建设评价第26-34页
    5.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26-28页
        5.1.1 熵值法计算的原理第26-27页
        5.1.2 指标权重结果第27-28页
    5.2 各贫困县发展的指标评价第28-32页
        5.2.1 2014 年各贫困县的小康社会建设状况第28-31页
        5.2.2 2010 年—2014 年各个贫困县发展变动状况第31-32页
    5.3 贫困县的聚类分析第32-34页
        5.3.1 聚类分析原理第32页
        5.3.2 聚类分析结果第32-3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34-37页
    6.1 影响贫困地区小康社会建成的因素第34页
    6.2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发展思路第34-37页
        6.2.1 做好脱贫思想建设,贫困县脱贫势在必得第35页
        6.2.2 创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政府精准扶贫的治理能力第35页
        6.2.3 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贫困县产业结构第35-36页
        6.2.4 提供科技支撑,使科技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第36页
        6.2.5 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减轻贫困县医疗负担第36页
        6.2.6 利用京津资源,推进小康社会建成第36-37页
7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录第39-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波动效应的测度与分析--基于消费与投资的视角
下一篇:兴业银行河北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