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创新点 | 第9-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2.1 小康思想的演变 | 第10页 |
2.2 中国的反贫困理论 | 第10-11页 |
2.3 对县域小康重要性研究 | 第11页 |
2.4 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1-14页 |
2.4.1 国外对县域小康监测指标的研究 | 第11-12页 |
2.4.2 国内对于县域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2-14页 |
3 河北省贫困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14-22页 |
3.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14-15页 |
3.2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15-20页 |
3.3 贫困县社会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4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26页 |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背景 | 第22页 |
4.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 第23-24页 |
4.4 指标的解释说明 | 第24-26页 |
5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小康社会建设评价 | 第26-34页 |
5.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26-28页 |
5.1.1 熵值法计算的原理 | 第26-27页 |
5.1.2 指标权重结果 | 第27-28页 |
5.2 各贫困县发展的指标评价 | 第28-32页 |
5.2.1 2014 年各贫困县的小康社会建设状况 | 第28-31页 |
5.2.2 2010 年—2014 年各个贫困县发展变动状况 | 第31-32页 |
5.3 贫困县的聚类分析 | 第32-34页 |
5.3.1 聚类分析原理 | 第32页 |
5.3.2 聚类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4-37页 |
6.1 影响贫困地区小康社会建成的因素 | 第34页 |
6.2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发展思路 | 第34-37页 |
6.2.1 做好脱贫思想建设,贫困县脱贫势在必得 | 第35页 |
6.2.2 创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政府精准扶贫的治理能力 | 第35页 |
6.2.3 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贫困县产业结构 | 第35-36页 |
6.2.4 提供科技支撑,使科技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36页 |
6.2.5 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减轻贫困县医疗负担 | 第36页 |
6.2.6 利用京津资源,推进小康社会建成 | 第36-37页 |
7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