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地区产业同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框架第12-14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国内外文献综述:产业同构与经济波动相关研究第15-25页
    2.1 产业同构相关研究第15-20页
        2.1.1 产业同构的概念第15页
        2.1.2 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第15-18页
        2.1.3 产业同构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2.2 经济波动相关研究第20-22页
        2.2.1 经济波动的概念第20页
        2.2.2 常用的经济波动分解方法第20-21页
        2.2.3 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第21-22页
    2.3 产业结构影响经济波动的相关研究第22-25页
3 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的理论:制度概述与机理分析第25-34页
    3.1 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第25-27页
        3.1.1 新政治经济学概念阐释第25-26页
        3.1.2 政治集权第26页
        3.1.3 经济分权第26-27页
        3.1.4 制度的结果第27页
    3.2 地区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的一般性机理第27-31页
        3.2.1 同构产业正供给冲击传导机理第28-29页
        3.2.2 后向关联产业正需求冲击传导机理第29-30页
        3.2.3 经济系统整体负向风险分散效应传导机理第30-31页
    3.3 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地区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的机理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中国经济波动与产业同构的特征事实第34-41页
    4.1 中国经济波动的度量与特征事实第34-35页
    4.2 各地区产业同构的度量与特征事实第35-39页
        4.2.1 各地区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第35-36页
        4.2.2 样本和数据的筛选处理第36-37页
        4.2.3 各地区三次产业同构特征事实第37-38页
        4.2.4 各地区工业产业同构特征事实第38-39页
    4.3 产业同构与经济波动相关关系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地区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第41-57页
    5.1 模型、变量与样本第41-42页
        5.1.1 模型构建第41-42页
        5.1.2 变量说明第42页
        5.1.3 样本与数据来源第42页
    5.2 三次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分析第42-48页
        5.2.1 面板数据平稳性与协整性检验第42-44页
        5.2.2 三次产业基本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5.2.3 按时间分组的三次产业基本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5.3 工业产业同构与经济波动分析第48-53页
        5.3.1 工业产业同构与经济波动模型的估计与分析第49-51页
        5.3.2 纳入经济发展差异与工业产业同构交乘项的模型估计与分析第51-53页
    5.4 地区产业同构影响经济波动的稳健性讨论第53-56页
        5.4.1 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经济波动稳健性讨论第53-55页
        5.4.2 工业产业结构影响经济波动稳健性讨论第55-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7页
    6.2 政策建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式粒子注入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粒子回收装置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型提捞机抽油器设计及密封胶筒性能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