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30区块扶余油层岩性解释及有利区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0.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2-17页 |
1.1 工区位置 | 第12页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2-14页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4-15页 |
1.4 勘探开发概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构造特征研究 | 第17-32页 |
2.1 区域构造格局 | 第17页 |
2.2 局部构造特征 | 第17-25页 |
2.3 断裂特征 | 第25-32页 |
2.3.1 断层平面展布 | 第25页 |
2.3.2 断层剖面特征 | 第25-27页 |
2.3.3 断层的形成时期及期次划分 | 第27-28页 |
2.3.4 主要断层描述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预测及河道砂体识别 | 第32-62页 |
3.1 油层细分标定 | 第32-34页 |
3.2 沉积微相预测 | 第34-47页 |
3.2.1 沉积背景 | 第34-35页 |
3.2.2 沉积微相类型 | 第35-36页 |
3.2.3 单井相分析 | 第36-39页 |
3.2.4 地震属性分析 | 第39-42页 |
3.2.5 层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第42-47页 |
3.3 河道砂体识别 | 第47-62页 |
第四章 砂岩预测 | 第62-75页 |
4.1 Geo-office和Jason联合反演 | 第62页 |
4.2 反演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4.3 扶余油层砂岩预测结果 | 第63-66页 |
4.4 对井精度分析 | 第66-75页 |
第五章 岩性圈闭识别及有利区预测 | 第75-83页 |
5.1 岩性圈闭的识别 | 第75-78页 |
5.2 有利区预测 | 第78-83页 |
5.2.1 油藏类型分析 | 第78-80页 |
5.2.2 有利区预测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