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本文结构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新媒体对军队新闻宣传的挑战 | 第13-19页 |
2.1 新媒体时代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界定 | 第13-14页 |
2.1.1 新媒体时代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1.2 非战争军事行动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 新媒体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影响 | 第14-16页 |
2.2.1 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透明度 | 第14-15页 |
2.2.2 全面展示部队形象 | 第15页 |
2.2.3 行动要兼顾舆论引导 | 第15-16页 |
2.3 新媒体对军队新闻宣传的影响 | 第16-19页 |
2.3.1 军队媒体的话语权威受到挑战 | 第16-17页 |
2.3.2 军队传统媒体发展受阻 | 第17页 |
2.3.3 新闻宣传的保密要求更高 | 第17-19页 |
3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19-23页 |
3.1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特点 | 第19-21页 |
3.1.1 积极宣扬人道主义价值观 | 第19页 |
3.1.2 公关主流媒体以引导舆论 | 第19-20页 |
3.1.3 重视新闻管控和舆情引导 | 第20-21页 |
3.2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对中国军队的借鉴意义 | 第21-23页 |
3.2.1 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 第21页 |
3.2.2 合理利用媒体影响舆论 | 第21-22页 |
3.2.3 从源头上控制涉军新闻 | 第22-23页 |
4 中国军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新闻宣传现状 | 第23-30页 |
4.1 中国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基本做法 | 第23-26页 |
4.1.1 有效彰显人民军队形象 | 第23页 |
4.1.2 大力加强负面新闻管控 | 第23-24页 |
4.1.3 合理利用新闻传播规律 | 第24页 |
4.1.4 重视典型激励报道方式 | 第24-25页 |
4.1.5 建立相应法规和制度 | 第25-26页 |
4.2 中国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宣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6-30页 |
4.2.1 政治宣传观念相对滞后 | 第26页 |
4.2.2 宣传工作缺乏长效机制 | 第26-27页 |
4.2.3 新闻宣传工具不够灵活 | 第27页 |
4.2.4 媒体公关水平有待提升 | 第27-28页 |
4.2.5 缺乏舆情危机公关意识 | 第28页 |
4.2.6 专业宣传人才不足 | 第28-30页 |
5 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策略 | 第30-42页 |
5.1 树立全新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宣传观念 | 第30-31页 |
5.1.1 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宣传观念 | 第30页 |
5.1.2 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宣传观念 | 第30-31页 |
5.1.3 树立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的宣传观念 | 第31页 |
5.2 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机制 | 第31-34页 |
5.2.1 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体系 | 第31-33页 |
5.2.2 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发布策略 | 第33页 |
5.2.3 创新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模式 | 第33-34页 |
5.3 新媒体新闻宣传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 第34-35页 |
5.3.1 新媒体宣传工具的选择 | 第34页 |
5.3.2 新媒体宣传工具的运用 | 第34-35页 |
5.4 提高部队的媒体公关水平 | 第35-37页 |
5.4.1 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合作 | 第36页 |
5.4.2 提高军队领导的媒体应对能力 | 第36-37页 |
5.4.3 提升基层官兵的媒介素养 | 第37页 |
5.5 运用危机管理理论化解部队舆情危机 | 第37-40页 |
5.5.1 部队舆情危机缩减策略 | 第38页 |
5.5.2 部队舆情危机预备策略 | 第38页 |
5.5.3 部队舆情危机反应策略 | 第38-39页 |
5.5.4 部队舆情危机恢复策略 | 第39-40页 |
5.6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宣传队伍建设 | 第40-42页 |
5.6.1 充分发挥军事院校长效培养作用 | 第40页 |
5.6.2 依托部队训练锻造新闻宣传人才 | 第40-41页 |
5.6.3 借助地方力量提高部队宣传水平 | 第41-42页 |
6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