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技术及设施论文

空中虚拟靶标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第9-10页
        1.2.1 靶标研究历史及现状第9页
        1.2.2 双/多基地雷达研究历史及现状第9-10页
    1.3 系统概述第10-13页
        1.3.1 系统场景第10-11页
        1.3.2 系统方案第11-13页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2 虚拟靶标系统参数第15-30页
    2.1 双基地基本关系第15-16页
        2.1.1 雷达方程第15页
        2.1.2 信噪比等值线第15-16页
    2.2 双基地雷达截面积第16-19页
        2.2.1 常规炮弹几何建模第17页
        2.2.2 参数设置第17-18页
        2.2.3 网格划分第18页
        2.2.4 算法选择第18页
        2.2.5 仿真结果第18-19页
    2.3 信号参数选取第19-24页
        2.3.1 调制频率与带宽要求第20-21页
        2.3.2 测距与测速精度要求第21-22页
        2.3.3 距离与速度分辨力要求第22-24页
        2.3.4 线性度要求第24页
        2.3.5 接收信号带宽要求第24页
    2.4 功率预算第24-25页
    2.5 系统仿真第25-28页
        2.5.1 Ptolemy数字域仿真第25-27页
        2.5.2 物理域仿真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定位性能分析及优化第30-42页
    3.1 二维平面定位第30-36页
        3.1.1 数学模型第30-32页
        3.1.2 测距误差分析第32-34页
        3.1.3 定位精度分析第34-36页
    3.2 三维空间定位第36-38页
        3.2.1 数学模型第36页
        3.2.2 定位精度分析第36-38页
    3.3 多基地数据融合优化算法第38-41页
        3.3.1 数据优选法第38-39页
        3.3.2 动态加权法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纯距离定位的模糊函数第42-51页
    4.1 双基地模糊函数第42-45页
    4.2 距离和速度分辨力分析第45-47页
        4.2.1 距离分辨力与位置关系第45-46页
        4.2.2 速度分辨力与位置关系第46-47页
    4.3 距离速度耦合分析第47-49页
        4.3.1 双基地基本多普勒关系第47-48页
        4.3.2 利用模糊函数分析耦合关系第48-49页
    4.4 多基地模糊函数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纯距离定位的距离速度去耦合第51-60页
    5.1 LFMCW信号距离速度耦合分析第51-53页
    5.2 频域配对法去耦合第53-57页
        5.2.1 单目标配对第54-55页
        5.2.2 多目标配对第55-57页
    5.3 分数傅里叶变换提取中心频率第57-59页
    5.4 频域配对法的局限性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纯距离定位的目标轨迹跟踪第60-72页
    6.1 目标运动及量测模型第60-62页
        6.1.1 目标运动模型第60-61页
        6.1.2 系统量测模型第61-62页
    6.2 卡尔曼滤波第62-63页
    6.3 野值剔除第63-64页
    6.4 基于距离定位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第64-71页
        6.4.1 扩展卡尔曼滤波第64-65页
        6.4.2 二维平面EKF第65-68页
        6.4.3 三维空间EKF第68-71页
    6.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7.1 总结第72-73页
    7.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自噬及胰腺脂肪沉积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右美托咪定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