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3D-HEVC深度图编码率失真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3D视频编码技术第19-37页
    2.1 3D视频第19-24页
        2.1.1 3D视频的表示格式第19-21页
        2.1.2 深度图第21-23页
        2.1.3 深度图的获取第23-24页
    2.2 3D-HEVC编码框架第24-25页
    2.3 3D-HEVC深度编码技术第25-32页
        2.3.1 运动参数继承第25-26页
        2.3.2 帧内模型模式第26-28页
        2.3.3 分段式直流编码第28-31页
        2.3.4 深度查找表第31-32页
    2.4 3D-HEVC深度编码率失真优化方法第32-36页
        2.4.1 传统的失真度量第33-34页
        2.4.2 视点合成失真度量第34-35页
        2.4.3 结合深度失真的视点合成失真度量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基于精细面积的视点合成失真估计模型第37-51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3D-HEVC视点合成失真估计模型第37-42页
    3.3 改进的视点合成失真估计模型第42-44页
    3.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44-49页
        3.4.1 性能评价的客观指标第44-45页
        3.4.2 实验参数配置第45-46页
        3.4.3 算法性能分析第46-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纹理失真的深度拉格朗日乘子选择方法第51-65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不同编码器中拉格朗日乘子的选择方式第51-56页
    4.3 提出的基于纹理失真的深度拉格朗日乘子选择方法第56-62页
        4.3.1 概述第56-57页
        4.3.2 实验验证第57-60页
        4.3.3 提出的深度拉格朗日乘子选择方法第60-62页
    4.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62-64页
        4.4.1 实验参数配置第62-63页
        4.4.2 算法结果与性能分析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俄两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基于国际比较的大连城市空间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