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市场论文--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我概念差距与补偿性消费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自我概念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补偿性消费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研究评述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9页
        1.4.1 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3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模型构建第19-34页
    2.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界定第19-22页
        2.1.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划分第19-20页
        2.1.2 情感自我的界定第20页
        2.1.3 表现自我的界定第20-21页
        2.1.4 发展自我的界定第21-22页
        2.1.5 延伸自我的界定第22页
    2.2 补偿性消费行为界定第22-26页
        2.2.1 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划分第22-23页
        2.2.2 品牌追求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3页
        2.2.3 购物享受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3-24页
        2.2.4 冲动购物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4页
        2.2.5 品牌忠实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4-25页
        2.2.6 炫耀消费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5页
        2.2.7 选择多样型补偿性消费的界定第25-26页
    2.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26-31页
        2.3.1 情感自我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第26-28页
        2.3.2 表现自我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第28-29页
        2.3.3 发展自我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第29-30页
        2.3.4 延伸自我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第30-31页
    2.4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31-33页
        2.4.1 自我展示理论第31页
        2.4.2 心理补偿机制第31-32页
        2.4.3 理论模型的提出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实证分析第34-49页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第34-36页
        3.1.1 自变量因变量的设定第34页
        3.1.2 大学生消费偏好调查的设计第34-35页
        3.1.3 大学生自我概念调查的设计第35-36页
    3.2 样本统计第36-38页
        3.2.1 调查对象第36页
        3.2.2 数据来源第36-37页
        3.2.3 描述性分析第37-38页
    3.3 问卷的检验及因子分析第38-40页
        3.3.1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38-39页
        3.3.2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39-40页
    3.4 因子分析第40-42页
        3.4.1 自我概念量表因子分析第40-41页
        3.4.2 补偿性消费行为量表因子分析第41-42页
    3.5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42-45页
        3.5.1 自我概念各维度间的关系研究第42-43页
        3.5.2 自我概念差距的计算第43-44页
        3.5.3 自我概念各维度差距与补偿性消费关系检验第44-45页
    3.6 假设检验第45-48页
        3.6.1 自我概念差距与品牌追求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5页
        3.6.2 自我概念差距与购物享受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5-46页
        3.6.3 自我概念差距与冲动购物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6-47页
        3.6.4 自我概念差距与品牌忠实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7页
        3.6.5 自我概念差距与炫耀消费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7-48页
        3.6.6 自我概念差距与选择多样型消费回归检验第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结果讨论与建议第49-59页
    4.1 结果讨论第49-52页
        4.1.1 情感自我维度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分析第49页
        4.1.2 表现自我维度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分析第49-50页
        4.1.3 发展自我维度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分析第50-51页
        4.1.4 延伸自我维度差距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分析第51-52页
    4.2 对大学生的相关建议第52-56页
        4.2.1 应对情感自我差距的相关建议第53页
        4.2.2 应对表现自我差距的相关建议第53-55页
        4.2.3 应对发展自我差距的相关建议第55页
        4.2.4 应对延伸自我差距的相关建议第55-56页
    4.3 对企业的相关营销建议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义关系和链接分析的疾病知识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