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柔性研究概述 | 第15-19页 |
·系统柔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柔性的分类 | 第16-17页 |
·柔性的作用 | 第17-19页 |
·物流系统柔性概述 | 第19-27页 |
·物流系统概述 | 第19-24页 |
·物流系统柔性 | 第24-27页 |
第3章 物流系统柔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7-50页 |
·物流系统柔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物流系统柔性的维度 | 第27-28页 |
·物流系统柔性维度的构成要素 | 第28-29页 |
·物流系统柔性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1-32页 |
·目的性和完备性原则 | 第31-32页 |
·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 | 第32页 |
·斥性与有机结合原则 | 第32页 |
·动态与稳定性原则 | 第32页 |
·定量原则 | 第32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32-33页 |
·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33-47页 |
·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3-35页 |
·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5-47页 |
·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7-50页 |
·模糊熵权系数法构建 | 第47-48页 |
·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50页 |
第4章 基于可拓理论的物流系统柔性评价模型 | 第50-55页 |
·可拓学基本理论 | 第50-52页 |
·可拓学简介 | 第50页 |
·物元理论 | 第50页 |
·可拓集合理论 | 第50-51页 |
·初等关联函数 | 第51-52页 |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 第52-53页 |
·确定待评物元 | 第53页 |
·确定物流系统柔性关联函数 | 第53-54页 |
·综合评价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65页 |
·Y公司的背景介绍 | 第55页 |
·Y公司物流系统柔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收集 | 第55-59页 |
·物流系统柔性的可拓评价 | 第59-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