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政府预算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1 政府预算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政府预算的原则 | 第16-17页 |
2.1.3 政府预算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 政府预算公开 | 第18页 |
2.2.1 政府预算公开途径的多样性 | 第18页 |
2.2.2 政府门户网站预算信息公开的优点 | 第18页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2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门户网站预算信息公开评估与分析 | 第21-33页 |
3.1 建立评价我国政府门户网站预算公开的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3.1.1 指标池的确立 | 第21页 |
3.1.2 指标池的筛选 | 第21-23页 |
3.1.3 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23页 |
3.2 设计政府门户网站预算信息公开的问卷 | 第23-25页 |
3.2.1 设计问卷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2 政府门户网站预算公开问卷的依据 | 第24-25页 |
3.3 实施评估 | 第25-28页 |
3.3.1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3.3.2 指标体系及权重 | 第25-26页 |
3.3.3 评估评分 | 第26-27页 |
3.3.4 各省门户网站预算专栏的分析比较 | 第27-28页 |
3.4 评估结果 | 第28-33页 |
3.4.1 指标比值T的分析 | 第28-29页 |
3.4.2 根据指标五个维度的分析 | 第29-31页 |
3.4.3 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4.1 国际预算公开的经验 | 第33-34页 |
4.1.1 美国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33页 |
4.1.2 法国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33-34页 |
4.1.3 英国的政府预算公开 | 第34页 |
4.2 发达国家政府预算公开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6页 |
4.2.1 加强顶层设计理念 | 第34-35页 |
4.2.2 完善法律法规 | 第35页 |
4.2.3 加强国家监管与政府监管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府门户网站预算公开的策略 | 第36-44页 |
5.1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预算专栏的建设 | 第36-39页 |
5.1.1 立足国情,汲取经验 | 第36页 |
5.1.2 加强全面性建设,完善门户网站 | 第36-37页 |
5.1.3 注重详细性,充实预算内容 | 第37-38页 |
5.1.4 完善动态性,注重预算整体性 | 第38页 |
5.1.5 加强便利性,体现服务意识 | 第38-39页 |
5.2 确定政府部门公开预算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5.2.1 政府部门回避预算公开的原因 | 第39页 |
5.2.2 预算公开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5.3 立法规范网络预算公开 | 第40-41页 |
5.4 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 第41-42页 |
5.4.1 注重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 第41页 |
5.4.2 充分利用财政监督 | 第41页 |
5.4.3 加强社会监督 | 第41-42页 |
5.5 增强民主意识 | 第42-44页 |
5.5.1 政府视角的人民民主 | 第42页 |
5.5.2 公民自身的民主意识 | 第42-44页 |
第六章 结语及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