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前言第13页
    1.2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第13-15页
        1.2.1 物理性质第13-14页
        1.2.2 化学性质第14-15页
    1.3 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用途第15-16页
    1.4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5 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8-21页
    1.6 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第21-23页
    1.7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发展及研究进展第23-27页
        1.7.1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简介第23-26页
        1.7.2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应用第26-27页
    1.8 论文的工作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9-35页
    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 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31-32页
        2.3.1 红外光谱测定第31页
        2.3.2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第31页
        2.3.3 荧光光谱测定第31页
        2.3.4 热重分析测定第31页
        2.3.5 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第31页
        2.3.6 X-单晶衍射测定第31-32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第32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2页
    2.5 活性评价计算方法第32-35页
第3章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性质第35-63页
    3.1 邻菲罗啉铜配合物的制备第35-36页
    3.2 X-射线单晶数据收集及精修第36-38页
    3.3 晶体结构与表征第38-61页
        3.3.1 [Cu(phen)_2Br]_2[Cu_4Br_6] (Ⅰ)的晶体结构与表征第38-43页
        3.3.2 [Cu_3I_3(phen)_2] (Ⅱ)的晶体结构与表征第43-46页
        3.3.3 [Cu_3I_3(5-methyl-phen)]_n (Ⅲ)的晶体结构与表征第46-51页
        3.3.4 Cu配合物 (Ⅳ)与(Ⅳ)的晶体结构与表征第51-57页
        3.3.5 [Cu(5,6-dmphen)(NCS)_2] (Ⅵ)的晶体结构与表征第57-61页
    3.4 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Cu(L)Br_2和[Cu(phen)_2Br]_2[Cu_4Br_6] (Ⅰ)的催化活性第63-79页
    4.1 Cu(L)Br_2的制备第63-64页
    4.2 Cu(L)Br_2的热重分析第64-68页
    4.3 Cu(L)Br_2的活性评价第68-70页
    4.4 Cu(5-methyl-phen)Br_2的催化性能研究第70-74页
        4.4.1 浓度对Cu(5-methyl-phen)Br_2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0-71页
        4.4.2 反应时间对Cu(5-methyl-phen)Br_2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1-72页
        4.4.3 温度对Cu(5-methyl-phen)Br_2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2-74页
    4.5 [Cu(phen)_2Br]_2[Cu_4Br_6] (Ⅰ)的催化性能研究第74-76页
        4.5.1 反应时间对[Cu(phen)_2Br]_2[Cu_4Br_6] (Ⅰ)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4-75页
        4.5.2 温度对[Cu(phen)_2Br]_2[Cu_4Br_6] (Ⅰ)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5-76页
        4.5.3 [Cu(phen)_2Br]_2[Cu_4Br_6] (Ⅰ)的催化寿命研究第76页
    4.6 小结第76-79页
第5章 含I铜配合物的结构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第79-89页
    5.1 催化剂的制备第79页
    5.2 催化剂的热重分析第79-80页
    5.3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第80-83页
    5.4 [Cu(phen)I]_2 的催化活性评价第83-87页
        5.4.1 浓度[Cu(phen)I]_2 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3-84页
        5.4.2 温度对[Cu(phen)I]_2 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4-85页
        5.4.3 反应时间对[Cu(phen)I]_2 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5-86页
        5.4.4 [Cu(phen)I]_2 催化寿命研究第86-87页
    5.5 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总结与建议第89-93页
    6.1 总结第89-90页
    6.2 建议第90-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3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03-105页
附录第105-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启发式规则和阶乘码的零等待流水车间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属性环签密的NDN敏感信息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