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缩写符号和代号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9页 |
·酸化剂的简介 | 第13-16页 |
·酸化剂的类型 | 第13-14页 |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酸化剂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丁酸的简介 | 第16-18页 |
·丁酸的性质及代谢 | 第16页 |
·丁酸在动物体内的功能 | 第16-17页 |
·丁酸类产品 | 第17-18页 |
·国内外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合成方法 | 第19-22页 |
·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分离纯化 | 第22-23页 |
·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微胶囊技术在粉末油脂中的应用研究 | 第24-27页 |
·微胶囊技术的简介 | 第24-25页 |
·微胶囊生产方法 | 第25-26页 |
·微胶囊乳化剂的选择 | 第26页 |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第26-27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7-29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2章 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丁酸单双甘油酯的合成 | 第29-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的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酯化率的计算 | 第31-32页 |
·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页 |
·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丁酸单双甘油酯的合成工艺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反应各影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3-37页 |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40-44页 |
·最佳提取条件的优化模型及其检验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丁酸单双甘油酯性质研究 | 第46-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的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48页 |
·HLB值的测定 | 第48-49页 |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49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9页 |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 第49-50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中单甘酯含量的测定 | 第5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HLB值测定 | 第51页 |
·合成产物乳化性能比较 | 第51-52页 |
·产物FT-IR分析 | 第52-53页 |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 第53-58页 |
·高碘酸法测定丁酸单甘酯含量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丁酸单双甘油酯在微胶囊技术中的应用 | 第60-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5页 |
·丁酸单双甘油酯微胶囊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 | 第62-63页 |
·乳化剂种类的选择 | 第63页 |
·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实验 | 第63页 |
·乳状液稳定性测定 | 第63-64页 |
·微胶囊效果的评定 | 第64页 |
·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64-65页 |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乳化剂种类的确定 | 第65-66页 |
·乳化剂复配及用量实验 | 第66-67页 |
·乳化工艺条件的确立 | 第67-70页 |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丁酸单双甘油酯微胶囊粉末油脂性质的研究 | 第72-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3-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感官指标的测定 | 第74页 |
·基本理化指标 | 第74页 |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第74页 |
·微胶囊粉末油脂复原乳状液稳定性观察 | 第74页 |
·溶解分散性能测试 | 第74-75页 |
·复原乳状液粒度分布的测定 | 第75页 |
·扫描电镜(SEM)的微观结构观察 | 第75页 |
·原料油脂及制微胶囊油脂的过氧化值(POV)值的变化 | 第7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1页 |
·粉末油脂产品的感官评定 | 第75-76页 |
·基本理化指标结果 | 第76-77页 |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第77页 |
·微胶囊粉末油脂复原乳状液稳定性观察 | 第77页 |
·溶解分散性能测试 | 第77页 |
·复原乳状液粒度分布的测定 | 第77-79页 |
·微胶囊粉末油脂扫描电镜图 | 第79-80页 |
·过氧化值的测定及实验期内POV值的变化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